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①《五代史》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仲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①《五代史》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仲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②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罗仲素曰: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③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②豪帅感负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呜呼! 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顾炎武《日知录》节选) [注]①《五代史》,欧阳修编著。②羌,与后文的“先零”、“土蕃”都是古代少数民族的名称。 小题1:孟子,名 ,字子舆。(1分) 小题2:作者为什么说“四者之中,耻尤为要”?(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小题3:从第①段可以看出,管仲、欧阳修和本文作者顾炎武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对各自的侧重点做简要概括。(5分) 小题4:第②段中作者用 “松柏”、“鸡鸣”喻指 (2分) 小题5: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请从文中摘录两句能证明这个观点的话。(2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轲(1分) 小题1:因为不廉洁、违背礼义的根源都是没有羞耻心。或:人只要知耻,就会保持廉洁, 遵礼守义。(2分) 小题1:管仲,礼、义、廉、耻四者并重;欧阳修,突出了廉、耻的重要;顾炎武,突出了耻的重要。 小题1:在世衰道微中能坚守礼义廉耻的人。(2分) 小题1: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或: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或:为大臣而无所 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
小题1: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4分;全对5分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
看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只青蛙在一个井深五尺的底下,第一天爬2尺落一尺第二天爬3尺落可两尺第三天爬4尺落三尺第五天爬六尺 2020-05-12 …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律诗绝句中,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平仄须按规定不能改变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 2020-06-11 …
为将之五不要,是哪五不要? 2020-06-11 …
“美极了”与“糟透了”课文小学五年级上册课文第十课《“美极了”与“糟透了”》一个字不能错的写下来. 2020-06-30 …
关于格律中平仄的一些问题请老师指点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它的意思是不是主要是在一句中的五言 2020-07-03 …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李斯图五董仲舒(3)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秦始皇采取的哪两项巩固统一的措施?(4 2020-07-28 …
全世界是不是八月十五月亮都是满月是不是八月十五不管在哪里的晚上都能看到满月?如果都是北半球呢? 2020-08-03 …
9.《农政全书》记载“凡麦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五月耕,一当三。六月耕,一当再。若七月 2020-11-10 …
算数借代原理求解为什么可以借代比如说1005-615=1005-616五不能减掉6,所以要五要向0借 2020-11-11 …
五个五不论你随便用加减乘除等于二十四每个五只能用一次列出两种方式例如5+5-5*5/5等于24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