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律诗绝句中,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平仄须按规定不能改变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除了――//―(七言的//――//―)这个句式外,一般可以平仄不论.上面
题目详情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律诗绝句中,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平仄须按规定不能改变
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除了――//―(七言的//――//―)这个句式外,一般可以平仄不论.上面这个特定句型中如五言第一字或七言第三字用了仄声字则会犯了“孤平”,这是律诗中的大忌.因此有的“三”可不论,有的“三”尚须论.而七言第一字则很宽松,可以平仄不拘.
律诗绝句中,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平仄须按规定不能改变,这个在有些帖子里看到过,好像是总结唐诗三百首得出的结论,符合盒子的要求,在《学诗百法》,指示拗句法中讲过.但有些帖子说这些地方可平可仄,不知道哪种说法是对的,
律诗绝句中,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平仄须按规定不能改变
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除了――//―(七言的//――//―)这个句式外,一般可以平仄不论.上面这个特定句型中如五言第一字或七言第三字用了仄声字则会犯了“孤平”,这是律诗中的大忌.因此有的“三”可不论,有的“三”尚须论.而七言第一字则很宽松,可以平仄不拘.
律诗绝句中,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平仄须按规定不能改变,这个在有些帖子里看到过,好像是总结唐诗三百首得出的结论,符合盒子的要求,在《学诗百法》,指示拗句法中讲过.但有些帖子说这些地方可平可仄,不知道哪种说法是对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 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 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 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 是,它分析问题是页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 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 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 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 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 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 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 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 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所谓的犯三忌是在五言的最后三个字和七言的前三个字
这才犯忌
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是基本格律,没有错误
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 是,它分析问题是页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 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 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 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 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 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 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 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 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所谓的犯三忌是在五言的最后三个字和七言的前三个字
这才犯忌
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是基本格律,没有错误
看了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律诗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句中“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左右以君贱之也”一句的“以”相同的一项是[]A.得鱼腹中书,固以怪 2020-06-23 …
下列各句中“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具以沛公言报项王A.遂拔以击荆轲B.以其无礼于 2020-06-28 …
指出与例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A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 2020-07-05 …
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②皆山水之奇 2020-07-10 …
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和意思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A.又以刃刺酒翁。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下列各 2020-07-14 …
状语从句"whenIseehim"这是个句子吗?如果是,怎么解释它是个句子?如果不是句子,怎么解释它 2020-10-31 …
下列加点字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加点字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 2020-12-12 …
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例句: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A.为木兰之柜 2020-12-19 …
修改病句:山洪和狂风从山顶倾泻下来.山洪和狂风从山顶倾泻下来.修改病句按查字典的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2021-01-14 …
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与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请以军礼见A王好战,请以战喻B扶苏以数谏故 2021-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