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
题目详情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清朝艺苑》 [注释]①亭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2分) (1)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 释 书 释: (2) 咨 其风土 咨: 小题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2分) 遇 边 塞 亭 障 呼 老 兵 诣 道 边 酒 垆 对 坐 痛 饮。 小题3: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小题4: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顾炎武的哪些特点?(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1)放下(2)询问(每个1分。) 小题2:(2分)遇 边 塞 亭 障, 呼 老 兵 诣 道 边 酒 垆, 对 坐 痛 饮。 小题3:示例: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3分。) 小题4:勤奋、严谨、专注(3分。) |
点评:本题有难度,句子本身朗读停顿明显。朗读停顿是学生学习古文的一个难点,解决这个问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一是注意文言句子中常用字词和短语结构,比如“者”“也”“……者也”之后要停顿,“则”“乃”之前一般要停顿,二是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层意”判断之间的停顿,三是了解句子的成分,主谓之间要停顿,长句子动词谓语与宾语之间要停顿。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若(如果)、合(符合)、发书(翻开书)、详(详细地)、正(订正)、乃(才)、已(停止)”,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试题分析:“自少至老手不释书”说明顾炎武读书勤奋;“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说明顾炎武治学严谨;“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说明顾炎武读书非常专注。一句话: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顾炎武勤奋、严谨、专注的特点。 点评:做题时,要先审题,再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确定答题范围。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做题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文言文理解起来更要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来做推断,做到整体感知。 |
看了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言文翻译所不克者,大势已去,公固无知之何耳非齐人之怯于前而勇于后也,势也要之死而后已,亦可以无饥 2020-05-16 …
小婷是个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女孩,她平时很怕与老师打招呼,不善于和老师交往。见了老师,总是远远地避 2020-05-16 …
老大、老二、老三的年龄和是32岁,已知老大比老二大三岁,老大的年龄是老三的两倍,求老大、老二、老三 2020-06-11 …
有32个数学老师阅15840份试卷,已知每个老师每小时阅选择题可阅66份,阅非选择题可阅30份.( 2020-06-13 …
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②存者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 2020-07-03 …
某城市把黄金地段的报亭以每月租金200元租给老张已知老张从报社以每份0.5元买进报纸200份然后以每 2020-11-03 …
综合性学习:空巢老人材料一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据全国老龄办数据统计,我国 2020-11-11 …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2020-11-22 …
三兄弟具有ABO血型系统中的血型,老大的红细胞可被老二,老三的血清凝聚,而老三的红细胞可被老大的血清 2020-12-24 …
一只老鼠沿着平行四边形ABC一只老鼠沿着平行四边形A-B-C的方向逃跑,同时一只猫也从A点出发沿着A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