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李愬雪夜入蔡州》,完成下列各题。李愬谋袭蔡州。命李祐、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自将三千人为中军,命李进诚将三千人殿其后。军出,不知所之①.愬曰:“但东行。”行
题目详情
阅读《李愬雪夜入蔡州》,完成下列各题。
李愬谋袭蔡州。命李祐、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自将三千人为中军,命李进诚将三千人殿其后。军出,不知所之①.愬曰:“但东行。”行六十里,夜,至张柴村,尽杀其戍卒,据其栅,命士卒少休,留五百人镇之,断洄曲②及诸道桥梁,复夜引兵出门。诸将请所之,愬曰:“入蔡州取吴元济!”诸将皆失色。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③.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莫敢违。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近城有鹅鸭池,愬令惊之以混军声。四鼓,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
(有删节)
【注】①所之:所要到的地方。②洄曲:古地名。③相望:到处看得见。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自将三千人___
②但东行___
③诸将皆失色___
④夜半雪愈甚___
(2)下列句中加点“以”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___
例句:愬令惊之以混军声
(3)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
命 李 进 诚 将 三 千 人 殿 其 后。
(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
①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5)选文中 “李愬谋袭蔡州”的“谋”体现在哪些地方?请作简要分析。
李愬谋袭蔡州。命李祐、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自将三千人为中军,命李进诚将三千人殿其后。军出,不知所之①.愬曰:“但东行。”行六十里,夜,至张柴村,尽杀其戍卒,据其栅,命士卒少休,留五百人镇之,断洄曲②及诸道桥梁,复夜引兵出门。诸将请所之,愬曰:“入蔡州取吴元济!”诸将皆失色。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③.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莫敢违。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近城有鹅鸭池,愬令惊之以混军声。四鼓,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
(有删节)
【注】①所之:所要到的地方。②洄曲:古地名。③相望:到处看得见。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自将三千人___
②但东行___
③诸将皆失色___
④夜半雪愈甚___
(2)下列句中加点“以”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___
例句:愬令惊之以混军声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B.属予作文以记之 |
C.以伤先帝之明 | D.皆以美于徐公 |
命 李 进 诚 将 三 千 人 殿 其 后。
(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
①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5)选文中 “李愬谋袭蔡州”的“谋”体现在哪些地方?请作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自己率领三千人作为主力军.将:带领,率领
②句意:向东走就行.东:向东
③句意:将领们都吓得变了脸色.色:脸色,神色
④句意:(到)半夜,雪越下越大.愈:更加
(2)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虚词的意思,要结合句子意思来解释.
例句:李愬命令投击鹅鸭来隐盖军队行动的声响.以:以致
A句意:巩固国防不能凭借山河的险要.以:凭借
B句意: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以:来
C句意:以致损伤了先帝的英明.以:以致
D句意:都认为比徐公美.以:认为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命令李进诚率领三千人在它(中军)的最后面压阵.
(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自:从;皆:都; 未尝:没有.
句意:从张柴村向东的道路,都是朝廷的军队没有走过的
②重点词有:万钟:万钟的俸禄;辩:辨别
句意: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符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看出李愬的谋略.
答案:(1)(4分)①带领,率领 ②向东 ③脸色,神色 ④更加
(2)(2分)C
(3)命/李 进 诚/将 三 千 人 殿 其 后(每处1分)
(4)①从张柴村向东的道路,都是朝廷的军队没有走过的.(注意“自”“皆”“未尝”等词)(2分)
②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符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2分)
(5)①风雪之夜出兵.②截断桥梁.③军情严格保密.④惊鹅鸭池以混行军声音.(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意对即可)
①句意:自己率领三千人作为主力军.将:带领,率领
②句意:向东走就行.东:向东
③句意:将领们都吓得变了脸色.色:脸色,神色
④句意:(到)半夜,雪越下越大.愈:更加
(2)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虚词的意思,要结合句子意思来解释.
例句:李愬命令投击鹅鸭来隐盖军队行动的声响.以:以致
A句意:巩固国防不能凭借山河的险要.以:凭借
B句意: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以:来
C句意:以致损伤了先帝的英明.以:以致
D句意:都认为比徐公美.以:认为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命令李进诚率领三千人在它(中军)的最后面压阵.
(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自:从;皆:都; 未尝:没有.
句意:从张柴村向东的道路,都是朝廷的军队没有走过的
②重点词有:万钟:万钟的俸禄;辩:辨别
句意: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符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看出李愬的谋略.
答案:(1)(4分)①带领,率领 ②向东 ③脸色,神色 ④更加
(2)(2分)C
(3)命/李 进 诚/将 三 千 人 殿 其 后(每处1分)
(4)①从张柴村向东的道路,都是朝廷的军队没有走过的.(注意“自”“皆”“未尝”等词)(2分)
②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符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2分)
(5)①风雪之夜出兵.②截断桥梁.③军情严格保密.④惊鹅鸭池以混行军声音.(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意对即可)
看了 阅读《李愬雪夜入蔡州》,完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张家和李家总收入的比是8:5,(很多分)(急!)(接上)张家和李家总收入的比是8:5,本月开支的钱 2020-04-07 …
古代诗歌阅读(11分)读李白《送友人入蜀》完成后面各题。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 2020-04-12 …
张叔叔上月收入是李叔叔的4分之3,如果张叔叔用掉收入的12分之7,这时两人剩下的收入相等.李叔叔上 2020-04-26 …
阅读下义,完成14题。今晚入梦李佩芝我愿意相信灵魂的存在。我知道,我的生命之旅,始终沐着一片祥和的 2020-05-16 …
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2020-06-09 …
(二)阅读李渔的《水仙》一文,完成8—11题。(14分)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 2020-06-17 …
课外文言文阅读李遇少子为淮南牙将,遇最爱之,徐温执之,至宣州城下示之,其子啼号求生,遇由是不忍战。 2020-06-17 …
比较阅读李白的《送友人入蜀》与《蜀道难》,回答下面的问题。送友人入蜀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 2020-07-10 …
在西域读李白①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到很大变故,全 2020-12-30 …
文学作品鉴赏阅读在西域读李白夏立君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