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理解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供数,岁满不持一砚归。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

题目详情

阅读理解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供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无言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1.给下列句子划分恰当的停顿节奏。

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2.翻译下列句子:

(1)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________________

(2)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例子,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段中另外两段话的意思。

例:第一段:突出写包拯为官廉洁。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

4.选段从多角度刻画人物,

从正、侧面描写的角度来看,选段第一、二段是描写,第三段是描写;从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来看,第一段主要使用了描写,第二段则主要运用了描写。

5.人们把包拯比作什么?为什么?请结合第三段内容回答。

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你对包拯的了解,结合本文内容,你认为包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2.(1)按照原先的制度,凡讼诉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2)(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

  3.第二段:突出写包拯巧言善辩,不辱使命;第三段:突出写包拯为官刚正,执法严峻。

  4.正面;侧面;动作;语言。

  5.第一,把包拯笑比作黄河清,说明包拯为官刚正,仪表威严冷峻,极少有笑脸,让人们望而生畏。第二,把他与阎罗王相提并论,实际也有比喻意味,因为包拯执法严峻,行贿通关系的人无机可乘,无孔可钻。(意思对即可)

  6.包拯是一个有智慧,有骨气,爱国家,爱百姓,为官廉洁、刚正,执法严峻,铁面无私,克己奉公的大清官。(意思对即可)

看了 阅读理解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布或纱,侵晨入市,易花而归  2020-04-06 …

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老子)之旨归,赋乃漆  2020-06-15 …

杜环,字叔循。侍父一元①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环重然诺,好周人急。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  2020-06-20 …

解释下列句中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以:1.愿的将军之首以献秦2.以试人血濡缕3.秦试阳奉地图匣,以次  2020-06-21 …

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具”卒皆夜惊恐:“卒”乃能见归:“乃”时忽遽:“时”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  2020-06-22 …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乃:置:(2)徐以杓酌油沥之徐:沥:(3)因曰因:(  2020-06-28 …

下面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②操当以肃还付乡党B.①莫不响  2020-07-04 …

各位大侠,请帮我翻译一段文言文如下:樵者行山涧,遇暴涨难渡,旁有神祠,乃取神像横布以度。随一人至,  2020-07-10 …

大国以下小国,乃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乃取大国。这句话什么意思?  2020-11-07 …

三人共有200多枚金币,分别占有全部的1/2、1/3、1/6。现三人把金币重新分配,然后第一人归还他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