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小题。江上秋夜(宋)道潜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注道潜(1043-1102),字参寥,杭州于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小题。
江上秋夜
(宋) 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注】道潜(1043-1102),字参寥,杭州于潜(今浙江临安)人。俗姓何,本名昙潜,赐号妙总大师。自幼出家。与苏轼、秦观友善。②断:停。
20.“井梧翻叶动秋声”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都写了梧桐,这两句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1.宋诗长于借景寓理,请分别简要概括四句诗的写景内容,并用一句话阐述本诗蕴含的道理。
20.相同:从视觉角度写景
不相同:道潜的诗通过写井边的梧桐叶翻动,从侧面烘托表现风大 李清照的词,借景抒情,借细雨打梧桐之景,抒发内心的忧愁。
21.概括:(1)江面阴雨,(2)秋风渐大,(梧桐叶飞)(3)秋风停下,(1)天晴月出
道理: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风雨过后必是晴天,光明总在一番奋斗后)(联系诗意,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2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能力。“井梧翻叶动秋声”是从细处着意。井边的梧桐翻动着叶子,飒飒有声,是风吹所致,此时倘若还是“梧桐更兼细雨”,便应是“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的另一番景象了。由梧叶翻卷的动静辨别风声,可见此时风还不大,始发于树间,因此这细微的声息暗示 了风一起雨将停的变化,又是秋声始动的征兆。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思路点拨】首先应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2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这首七绝就是通过描写苍江从傍晚到夜半、 天气由阴雨转晴的变化过程,烘托出江上秋夜由喧闹渐入静谧的气氛,构成了清冷寒寂的意境。全诗四句四景,分别选择最适宜的角度表现了阴雨、风起、风停及将 晴时分的景色,虽一句一转,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叶廷芳:解脱原罪徐虹叶廷芳的故事讲到这里已千钧一发--1942年夏的一个 2020-05-17 …
吾杭八字桥,相传多邪秽de译文吾杭八字桥,相传多邪秽蛊于行客.东有浴肆,夜半即有汤.一人独行遇雨, 2020-06-21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浴肆避鬼杭八字桥,相传多邪秽①.一人宵②行,无灯而微雨,闻后有屐声,顾见一 2020-06-2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叶企孙: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叶企孙,1898年生于上海。1 2020-06-23 …
①江南忆,最忆是杭州②霜叶红于二月花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⑤ 2020-06-26 …
①江南忆,最忆是杭州②霜叶红于二月花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⑤ 2020-06-26 …
楚人隐形的字义,句义and2个问题字义:汝我不见,汝乃厌倦不堪,乃,吏句义1.得“螳螂伺禅自鄣叶可 2020-06-28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叶李,杭州人。少有奇质,从学于太学博士义,补京学生。会 2020-06-2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叶嘉莹:实践儒家的“知命”与“不忧”有人说,叶嘉莹是一个穿裙子的“士”。 2020-11-27 …
阅读下面这篇人物传记文字,完成文后习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叶圣陶在四川1940年初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