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这两首诗,完成下面的题。春日登楼怀归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注:①此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这两首诗,完成下面的题。 |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
登楼寄王卿 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
1、《春日登楼怀归》中“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句很为后人赞赏,试结合诗文加以赏析。 2、这两首诗歌虽然都是写登楼所见所感,但在情和景的表现上是不同的,试结合诗文分析。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诗人登高览景,当目光投向荒村时,已近黄昏,村里人家大约已在点火做饭了,故冒出缕缕轻烟。不远处的古寺那边,不时传来黄莺婉转清脆的啼鸣声。眼中所见的“野渡”、“炊烟”之景,耳边所闻的“流莺”之声,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句以“荒村”对“古寺”、“生”对“语”、“断霭”对“流莺”,对仗严谨工整。 2、 寇准前三联写望中之景。诗人登高远眺,放眼所见的是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 俯瞰楼前,四野空旷无人,不见渡者,只有那条孤零零的渡船横躺在水里飘荡。颈联写抬眼所见。村里人家缕缕轻烟。古寺边传来黄莺婉转清脆的啼鸣声。触景生情,诗人陷入了沉 思之中,仿佛置身故乡。末句一“惊”字,生动地揭示了诗人由遐思默想到突然惊觉的心理变化过程,蕴含着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之情。韦应物的诗采用虚实相生的写法。一、二句直抒,用的是虚笔;三、四句写景,用的是实笔。开头两句开门见山,将离愁别恨和盘托出,三、四句用似乎冷漠的笔调随意点染了一幅烟雨茫茫的图画。诗人用 “砧杵”,“荆榛”,营造了凄凉惆怅的意境 ,抒发了孤寂之感与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它是先抒情,后写登览所见之景。以景作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体现诗人高超的表现技巧。 |
看了 阅读下面的这两首诗,完成下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找出下面一句话中的反义词.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 2020-05-13 …
游珍珠泉记文中六个“忽”连续叠用,三对反义动词互较,形象地表现出泉水的什么特点?让人有一种什么感觉 2020-06-04 …
《珍珠泉游记》中“依栏嘱之”的嘱是什么意思?同上.写“依靠,靠着”对吗?原文:泉在巡抚署廨前,甃为 2020-06-18 …
文言文阅读。泉在巡抚署廨前,甃为池,方亩许,周以石栏。依栏瞩之,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 2020-06-18 …
亲近泥土(15分)①游子归来,原都是为着寻觅,有所追怀的,更何况在这冷露清秋时节,在这忽而霏霏、忽 2020-06-27 …
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020-07-03 …
一、找出下列句子的反义词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她 2020-07-04 …
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以达于水面瑟瑟然累累然写出了珍珠泉那几方面?从 2020-07-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亲近泥土王充闾①游子归来,原都是为着寻觅,有所追怀的,更何况在这冷露清秋时 2021-01-04 …
十一、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1〜5题。亲近泥土①游子归来,原都是为着寻觅,有所追怀的,更何况在这冷露清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