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诗词鉴赏如梦令向滈①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凄惶的我。注①向滈出生时正当南宋初期,正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

题目详情
古诗词鉴赏
如梦令
向滈
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灯烬欲眠时,
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凄惶的我。
【注】①向滈出生时正当南宋初期,正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的时候。
作者把“影”写入作品,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其妙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诗中的“影”共出现了两次,含义各不相同,要写出每个“影”的具体内容及情感分析.从“和我影儿两个”到“好个凄惶的我”可知作者的孤独之情是不断加深的,“影”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
①词篇用“谁伴”二字开头,引出词人与影相伴,写出了作者在窗前灯下为孤独而久久苦恼的情态,用以反衬自己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②找到影儿作伴,为的是给自己寻求安慰,谁料灯灭后连“影儿”不复存在了,加倍衬出了自己的孤单.“影儿”的恰妙运用,使抽象的愁思更为具体,行为也更生动.
 
鉴赏:
  词人静夜独坐,顾影自盼,颇觉寂寞孤独,终至感到“凄惶”.开头两句,明白如话,述说自己临窗独坐,只有自己的影儿相伴.在宋词中写夜晚独处的作品不胜枚举,著名的如秦观有一首《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通篇以白描手法写景,以气氛烘托来衬托人物的寂寞.本词与秦观的《如梦令》题材相同,但在写法上另辟新径,分明是一个人在万籁俱寂时临窗独坐,却偏说是“两个”.夜晚百无聊赖之际,看到自己的影儿是很自然的事,但从此入词,且写得诙谐有趣,纵然说不上妙手偶得,也可谓构思奇特,善于捕捉艺术形象.
  “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烬”,火余下的灰,“灯烬”即灯灰,这儿作动词,就是“灯灭”.灯灭了,要睡觉了,影儿也不见了;“抛躲”二字,把影儿的自然消失说成了主动行为,与首二句贯通一气,“影”也就更加人格化了.以下连用两个“无那”,进一步把词人孤独寂寞无法排解的情绪表达出来.“好个凄惶的我”,尾句直抒胸臆,自叹“凄惶”,全词的气氛也由冷清、寂廖转为哀惋、悲凉了.
  本词虽无深远的意境,但通篇以质直的口语,状绘自我,于平淡中见新奇,读之饶有兴味,称得起一首独具特色的小令.
  向滈的《如梦令》共有八首,这一首曾误传为大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见《续选草堂诗余》卷上),这也多少可以从侧面说明这首小令的艺术成就
看了 古诗词鉴赏如梦令向滈①谁伴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人云:“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多难兴邦”表明[]①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  2020-07-02 …

“任何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句话①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说明矛盾的普遍性的  2020-11-26 …

下列俗语、古语、成语与有关哲理的对应中,正确的有①防微杜渐——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②擒贼先擒王——抓  2020-11-27 …

服从纪律跟不听从命令有矛盾吗?如果一个人说他从来不听从命令但是他十分遵守纪律.这句话是不是病句有矛盾  2020-11-27 …

清代朱震林在《西清散记》里,记友人柯山论人生的四憾。此四憾是“幼无名师,长无良友,壮无事实,老无令名  2020-12-06 …

孩子的一句“我爱你”,妈妈哭了,爸爸笑了。这里的“哭”与“笑”表明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②矛盾双方相互贯  2020-12-16 …

下边漫画说明①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②矛盾双方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与贯  2020-12-16 …

为贯彻山东省城镇化战略,枣庄市立足本地实际,确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建设美丽山东示范区  2020-12-20 …

清代朱震林在《西清散记》里,记友人柯山论人生的“四憾”。此“四憾”是“幼无名师,长无良友,壮无实事,  2020-12-25 …

广场舞为中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了情趣与快乐,但嘈杂的声音由于太扰民遭到了一些社区用高音炮予以还击,这种“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