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硫酸法是现代氧化铍或氢氧化铍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预焙烧破坏铍矿物(绿柱石-3BeO•Al2O3•6SiO2及少量FeO等)的结构与晶型,再采用硫酸酸解含铍矿物,使铍、铝、铁
题目详情
硫酸法是现代氧化铍或氢氧化铍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预焙烧破坏铍矿物(绿柱石-3BeO•Al2O3•6SiO2及少量FeO等)的结构与晶型,再采用硫酸酸解含铍矿物,使铍、铝、铁等酸溶性金属进入溶液相,与硅等脉石矿物初步分离,然后将含铍溶液进行净化、除杂,最终得到合格的氧化铍( 或氢氧化铍) 产品,其
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1)铝铵矾的化学式是NH4Al(SO4)2•12H2O
(2)铍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元素相似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熔炼物酸浸前通常要进行粉碎,其目的是:___.
(2)“蒸发结晶离心除铝”若在中学实验室中进行,完整的操作过程是___洗涤、过滤.
(3)“中和除铁”过程中“中和”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用平衡原理解释“除铁”的过程___.
(4)加入的“熔剂”除了流程中的方解石外,还可以是纯碱、石灰等.其中,石灰具有价格与环保优势,焙烧时配料比( m石灰/m绿柱石) 通常控制为1:3,焙烧温度一般为1400℃-1500℃.若用纯碱作熔剂,SiO2与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若纯碱加入过多则Al2O3、BeO2也会发生反应,其中BeO与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从而会导致酸浸时消耗更多硫酸,使生产成本升高,结合离子方程式回答成本升高的原因___.
工艺流程如图.已知:(1)铝铵矾的化学式是NH4Al(SO4)2•12H2O
(2)铍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元素相似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熔炼物酸浸前通常要进行粉碎,其目的是:___.
(2)“蒸发结晶离心除铝”若在中学实验室中进行,完整的操作过程是___洗涤、过滤.
(3)“中和除铁”过程中“中和”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用平衡原理解释“除铁”的过程___.
(4)加入的“熔剂”除了流程中的方解石外,还可以是纯碱、石灰等.其中,石灰具有价格与环保优势,焙烧时配料比( m石灰/m绿柱石) 通常控制为1:3,焙烧温度一般为1400℃-1500℃.若用纯碱作熔剂,SiO2与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若纯碱加入过多则Al2O3、BeO2也会发生反应,其中BeO与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从而会导致酸浸时消耗更多硫酸,使生产成本升高,结合离子方程式回答成本升高的原因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铍矿物(绿柱石-3BeO•Al2O3•6SiO2及少量FeO等)和方解石熔炼,然后加入稀硫酸,SiO2、Al2O3分别与CaCO3反应生成CaSiO3、铝酸钙,BeO和熔融方解石反应生成铍酸钙,FeO被氧化,然后加入稀硫酸溶解,浸出出液中含有BeSO4、Al2(SO4)3、Fe2(SO4)3,向滤液中加入硫酸铵,硫酸铝和硫酸铵反应生成NH4Al(SO4)2,通过离心沉淀得到NH4Al(SO4)2•12H2O,滤液中含有BeSO4、(NH4)2SO4、Fe2(SO4)3,然后向溶液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除去铁离子,然后过滤得到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含有BeSO4,再向溶液中加入氨水,得到Be(OH)2沉淀,煅烧氢氧化铍得到工业BeO,
(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所以将熔炼物酸浸前通常要进行粉碎,其目的是提高铍元素的浸出速率和浸出率,故答案为:提高铍元素的浸出速率和浸出率;
(2)“蒸发结晶离心除铝”若在中学实验室中进行,完整的操作过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洗涤、过滤,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3)“中和除铁”过程中“中和”实质上是利用氨水和溶液中氢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NH3•H2O=NH4++H2O;由于存在平衡Fe3++3H2O⇌Fe(OH)3+3H+,氨水中和H+,使c(H+)减小,上述平衡正向移动,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
故答案为:H++NH3•H2O=NH4++H2O;由于存在平衡Fe3++3H2O⇌Fe(OH)3+3H+,氨水中和H+,使c(H+)减小,上述平衡正向移动,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
(4)高温条件下,碳酸钠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SiO2+Na2CO3
Na2SiO3+CO2↑;高温条件下,BeO和碳酸钠反应生成铍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BeO+Na2CO3
Na2BeO2+CO2↑,由BeO+2H+=Be2++H2O和BeO22-+4H+=Be2++2H2O可知,BeO转化为BeO22-后将消耗更多硫酸,
故答案为:SiO2+Na2CO3
Na2SiO3+CO2↑;BeO+Na2CO3
Na2BeO2+CO2↑;由BeO+2H+=Be2++H2O和BeO22-+4H+=Be2++2H2O可知,BeO转化为BeO22-后将消耗更多硫酸.
(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所以将熔炼物酸浸前通常要进行粉碎,其目的是提高铍元素的浸出速率和浸出率,故答案为:提高铍元素的浸出速率和浸出率;
(2)“蒸发结晶离心除铝”若在中学实验室中进行,完整的操作过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洗涤、过滤,
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3)“中和除铁”过程中“中和”实质上是利用氨水和溶液中氢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NH3•H2O=NH4++H2O;由于存在平衡Fe3++3H2O⇌Fe(OH)3+3H+,氨水中和H+,使c(H+)减小,上述平衡正向移动,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
故答案为:H++NH3•H2O=NH4++H2O;由于存在平衡Fe3++3H2O⇌Fe(OH)3+3H+,氨水中和H+,使c(H+)减小,上述平衡正向移动,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
(4)高温条件下,碳酸钠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SiO2+Na2CO3
| ||
| ||
故答案为:SiO2+Na2CO3
| ||
| ||
看了 硫酸法是现代氧化铍或氢氧化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图为丙氨酸分子结构模型,下列关于丙氨酸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氨酸是形成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该物 2020-05-12 …
如图为丙氨酸分子结构模型,下列关于丙氨酸说法正确的是()A.丙氨酸是形成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该物质 2020-05-12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色管泡酸原因如标题所言。此外,为什么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中比色管不用泡酸 2020-05-13 …
关于酸说法错误的是A:酸一定含有氢元素B:酸根离子一定是带电的原子团C:酸电离时原点产生氢离子D: 2020-05-17 …
高锰酸钾法测COD空白问题今天用高锰酸钾法测COD,样品没有问题,但是用水做空白的时候,水浴以后加 2020-05-17 …
碘酸钾作为食盐-碘添加剂,而碘化钾则是化工生产中一种重要原料.还原法生产碘化钾是由碘与氢氧化钾反应 2020-07-24 …
高碘酸钠法的原理高碘酸钠法测定多元醇含量的原理,高碘酸钠怎么和多羟基起反应的方程式,及其应用 2020-12-14 …
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它可以从中药材杜仲中提取.下列有关绿原酸说法正确的 2020-12-22 …
f(t)=1/(1-1/t),t>1求值域原题是:f(t)=t/(t-1),t>1求值域。法一:f( 2021-01-22 …
f(t)=1/(1-1/t),t>1求值域原题是:f(t)=t/(t-1),t>1求值域。法一:f(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