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资料分析.(1)麻雀啄食和糟蹋农作物曾被列为主要害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据有关资料记载,上海市在5天内就消灭麻雀686172只,获雀卵265968只.现在,有

题目详情
资料分析.
(1)麻雀啄食和糟蹋农作物曾被列为主要害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据有关资料记载,上海市在5天内就消灭麻雀686172只,获雀卵265968只.现在,有关专家发出了要保护麻雀的呼吁.这是为什么?
(2))呼伦贝尔盟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那里有许多狼,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人畜安全,当地牧民曾经组织过大规模捕狼活动.但随后野兔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牧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想一想,野兔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你听说过“狼孩”吗?一个小时候被狼收养的孩子.当她被人从狼群中救出后总是不喜欢穿衣服.她喜欢象狼一样叫唤,还会咬人.科研人员努力教她说话,可她直到死前也没有学会一句话.仍爱吃生肉,最终死于吃生肉引起的消化道感染,当时只有10岁.从这个故事中:
①你对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
②这对你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有什么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在20世纪60年代,展开了“剿灭麻雀”运动,是因为麻雀啄食粮食糟蹋农作物,为了防止麻雀糟蹋粮食,所以消灭麻雀.
(2)如果狼被大量捕杀,野兔因天敌减少,食物充足,大量繁殖,数量增加.因此,野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狼减少,野兔大量繁殖.
(3)材料中事实表明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对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应该与大脑发育的阶段相适应,人类大脑的发育,人类语言的发展和通过语言文字等信息符号的学习是有关键时期的,不能错过.①人类的学习行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很有效,学习的关键阶段在人的小时候,一旦形成“错误”的认识或习惯,将很难改变.②从小的时候注重接受良好的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故答案为:(1)麻雀啄食粮食糟蹋农作物,为了防止麻雀糟蹋粮食,所以消灭麻雀;
(2)狼被大量捕杀,野兔因天敌减少,食物充足,大量繁殖,数量增加.
(3)①人类的学习行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很有效,学习的关键阶段在人的小时候,一旦形成“错误”的认识或习惯,将很难改变.
②从小的时候注重接受良好的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