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士奇晚年溺爱其子,莫知其恶,最为败德事.若藩、臬、郡、邑或出巡者,见其暴横,以实来告,士奇反疑之,必与子书曰,某人说汝如此,果然,即改之.子稷得书,反毁其人曰,“某人在此如此行事,男以
题目详情
士奇晚年溺爱其子,莫知其恶,最为败德事.若藩、臬、郡、邑或出巡者,见其暴横,以实来告,士奇反疑之,必与子书曰,某人说汝如此,果然,即改之.子稷得书,反毁其人曰,“某人在此如此行事,男以乡里故,挠其所行,以此诬之.”士奇自后不信言子之恶者.有阿附誉子之善者,即以为实然而喜之,由是,子之恶不复闻矣.及被害者连奏其不善之状,朝廷犹不忍加罪,付其状于士奇,乃曰:“左右之人非良,助之为不善也.”而有奏其人命数十,恶不可言,朝廷不得已,付之法司.时士奇老病,不能起,朝廷尤慰安之,恐致忧.后岁余,士奇终,始论其子于法,斩之.乡人预为祭文,数其恶流,天下传诵.
读古文,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
A.反(毁)其人曰(诽谤) B.士奇反(疑)之(怀疑)
C.有阿附(誉)子之善者(称赞) D.(数)其恶流(数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付(其)状于士奇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及被害者连奏其不善(之)状 何陋(之)有
C.助之(为)不善也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以)实告来 (以)丛草为林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子之恶不复闻矣.
②乡人预为祭文,数其恶流,天下传诵.
4.杨士奇家庭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回答:
1.( )2.( )( )
3.①
②
4.
读古文,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
A.反(毁)其人曰(诽谤) B.士奇反(疑)之(怀疑)
C.有阿附(誉)子之善者(称赞) D.(数)其恶流(数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付(其)状于士奇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及被害者连奏其不善(之)状 何陋(之)有
C.助之(为)不善也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以)实告来 (以)丛草为林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子之恶不复闻矣.
②乡人预为祭文,数其恶流,天下传诵.
4.杨士奇家庭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回答:
1.( )2.( )( )
3.①
②
4.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D AC 由此以来于是,他儿子的恶状就不再有任何(江湖上的,市面上的)听闻. 乡里之人预先就为其准备好祭文,数落(列举)其恶行,(祭文)天下广为传诵. 根源在于他父亲在没有认清事实的基础上,根据...
看了 士奇晚年溺爱其子,莫知其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嬾读 2020-03-31 …
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 2020-04-06 …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停顿 2020-04-26 …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翻译 2020-05-13 …
翻译文言文“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苕溪渔隐曰:旧说梅圣俞日课一诗,寒暑未尝易也.圣俞诗名满 2020-06-15 …
君子以其不受国为义,以其不杀为仁,是以《春秋》贤季子而尊贵之也翻译救急 2020-06-15 …
楚王想侮辱晏子,结果被燕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真是一.(填歇后语) 2020-06-20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孰能讥之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于是予有叹焉苟 2020-07-02 …
英语翻译(1)恒公举觞以饮之.(2)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礼可乎?(3)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臣 2020-07-13 …
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而问他,普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