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这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试从诗中找出一两处,反复朗读,加以体会。

题目详情

  这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试从诗中找出一两处,反复朗读,加以体会。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提示: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寂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涘”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看了 这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实现的。事物从量的变化进入质的变化,  2020-05-13 …

体液量丧失达到体重的百分之5,即丧失细胞外液的百分之25,为什么是丧失百分之25呢?细胞外液不是.  2020-06-13 …

填空格子从对象的不同去辨别.如“沉重”与“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负担重,而“繁  2020-06-19 …

用图示装置测量重锤的质量,在定滑轮两侧分别挂上重锤和n块质量均为m0的铁片,重锤下端贴一遮光片,铁  2020-06-23 …

重庆是长江上游重要的铁路枢纽,并建成了“8小时重庆”的高速公路网(指的是从离重庆主城区最远或较远地  2020-07-01 …

c++最短路径有n颗形状和大小都一致的珍珠,它们的重量都不相同。n为整数,所有的珍珠从1到n编号。你  2020-12-27 …

对赋值语句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可以给变量提供初值;②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变量;③可以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  2020-12-31 …

对赋值语句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可以给变量提供初值②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变量③不能给同一变量重复赋值④可以  2020-12-31 …

对赋值语句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可以给变量提供初值;②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变量;③可以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  2020-12-31 …

对赋值语句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可以给变量提供初值②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变量③可以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④不能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