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5分)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5分)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听听那冷雨》)
小题1:本段主要写到“听雨”,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2分)
答:                                                                                                              
小题2: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3分)
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首先听出了美感,然后听出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的凄凉、凄清、凄楚。在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
小题2: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白头听雨在僧庐下,想到了“亡宋之痛”,即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了一种浓浓的伤感。


小题1: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莲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上可追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纪,下至今天,可谓渊源流长.(1)莲文化的起源——新石  2020-05-22 …

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①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②刚正不阿留得正气�  2020-06-26 …

义马景点旅游路线义马市千秋乡二十里铺村西的“楚坑”,鸿庆寺石窟。在义马市千秋村南的“仙岩”,慈禧行  2020-06-29 …

语文拓展提升仿写例句,用上“草长莺飞”这个成语.例句:在晴天黄昏时分看此山,秋山映着夕照,山势巍峨  2020-07-03 …

阅读短文:秋天是一个大词文章以石榴开篇引出秋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20-07-07 …

语文问题1.写出下列句子中所歌颂的历史人物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朔龙门()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  2020-07-12 …

9.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①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②甲兵富于胸中一  2020-07-12 …

秋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内涵。“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的文化意识中,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遍的意识  2020-07-15 …

求老师解答:秋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秋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内涵.“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的文化意识中  2020-12-14 …

先看短文后在回答问题!(第一段)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