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帝尧者,放勋帝尧者,放勋①。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能明驯德②,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③百姓④。乃命羲、和敬顺昊
(9分)
帝尧者,放勋
帝尧者,放勋①。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能明驯德②,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③百姓④。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⑤百官,
众功⑥皆兴。
(选自《史记》,有删节)
【注释】①放勋:尧的名。 ②驯德:顺天应人的美德。 ③便章:治理 ④百姓:百官族姓。 ⑤饬(chì):约束,整顿。 ⑥功:事情。
1.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仁如天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就之如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以亲九族/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乃命羲、和/ 苟全性命于乱世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3.尧帝为使国家大治,采用了什么治国方法?(3分)
1.A
2.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3.尧帝以德治国,管理百官,研制历法。(意思符合即可)。
分 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辨析能力。其中A中的“其”都是指示代词,“他的”。B项“之”的意思分别是“代词,他”;“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C项中的“以”意思分别是“使”“比得上”D项中的“命”分别解释为“命令”“生命”。所以只有A项意思相同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断句能力。本句的意思解释为“帝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依照句子含义断句分为三次。
3.本题考查学生对《帝尧者,放勋》文章中治国方法的总结概括能力。本文段中讲述了尧帝的治国方法主要依据“德”和历“法”,即从提升人们的道德观念,用明确的历法约束人,是尧帝治国主要的方法。
考点:
辨析文言词语含义,文言句子断句,文言文文意把握 。
点评:
答好此类题的关键是掌握文言实词的解释方法。考查范围有名词、形容词、动词、数词和量词。考查内容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我们解释文言文词语含义的时候可以可以先用组词的方法,组成双音节词后,再根据文意确定文言实词的含义。学会用翻译文言句子断句的方法。通读全句,弄清这句话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根据译文断句就行,或者是根据句子中的关键字学习断句。
学会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谈及的事件或论述的道理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理由充分,解释合理。
尧帝凿井这个故事尧从蚂蚁那里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2020-06-04 …
尧帝是黄帝的玄孙,舜帝是黄帝的九代孙?那我们说尧舜实行“禅让”制,尧禅让于舜.这个就跨度很大不合理 2020-06-18 …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主体是①炎帝部族②蚩尤部族③黄帝部族④尧部族[]A.①②B.②③C.① 2020-07-07 …
传说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A.尧帝舜帝B.舜帝黄帝C.禹帝炎帝D.黄帝炎帝 2020-11-24 …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主体是()①炎帝部族②蚩尤部族③黄帝部族④尧部族。A.①②B.②③C.① 2020-11-30 …
1.我国的李姓源远流长,传说东夷族首领皋陶曾任尧帝的大理官(掌管刑法的官),其子孙以官名为姓,即理氏 2020-12-06 …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是[]A.舜帝代替尧帝B.禹帝代替舜帝C.禹帝代替尧帝D.启继承父亲禹的位 2020-12-22 …
黄帝以前的中国是炎帝神农氏一族的国土.炎帝神农氏一族的图腾是什么?那么炎帝一族后裔大多在北方,而中国 2020-12-29 …
最早构成华夏族主子成分的是①黄帝②炎帝③尧帝④舜帝⑤蚩尤⑥大禹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② 2021-01-08 …
尧帝是黄帝的玄孙,舜帝是黄帝的九代孙?那我们说尧舜实行“禅让”制,尧禅让于舜.这个就跨度很大不合理啊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