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资料显示“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某兴趣小组探究S0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实验如下.1.探究体现漂白性的主要微粒实验一:将SO2分别通入0.1%品红水溶液和0.1%品红乙

题目详情
资料显示“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某兴趣小组探究S0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实验如下.
1.探究体现漂白性的主要微粒
实验一:将SO2分别通入0.1%品红水溶液和0.1%品红乙醇溶液中.观察到前者褪色而后者不褪色.
实验二:
作业搜 试管中的溶液 现象
a.0.1mol/LSO2溶液(pH=2) 溶液逐渐变浅,约90s后完全褪色
b.0.1mol/LNaHSO3溶液(pH=5) 溶液立即变浅,约15s后完全褪色
c.0.1mol/LNa2SO3溶液(pH=10) 溶液立即褪色
d.pH=10NaOH溶液 红色溶液不变色
e.pH=2H2SO4溶液 红色溶液不变色
(1)SO2水溶液中含
+4
S
的微粒有___.
(2)NaHS0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3)实验d的目的是___.
(4)由实验一、二可知:该实验条件下,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粒是___.
Ⅱ.探究褪色过程的可逆性
(5)甲同学: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pH=10时,溶液颜色不变.
乙同学: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pH=10时,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变红.
实验方案合理的是___(选填“甲”或“乙”).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是___.
(6)丙同学利用SO2的还原性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得出结论:该褪色过程是可逆的.
步骤一:

作业搜
步骤二:作业搜___
2.骤一,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②将步骤二中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按步骤一的形式呈现).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Ⅰ.(1)二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存在两步电离,SO2+H2O⇌H2SO3,H2SO3⇌H++HSO3-,HSO3-⇌H++SO32-,SO2水溶液中含
+4
S
的微粒有:SO2、H2SO3、HSO3-、SO32-
故答案为:SO2、H2SO3、HSO3-、SO32-
(2)NaHS03溶液中,HSO3-离子存在平衡有电离平衡:HSO3-⇌H++SO32-,水解平衡:HSO3-+H2O⇌H2SO3+OH-,溶液显酸性说明亚硫酸氢根离子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故答案为:HSO3-离子存在平衡有电离平衡:HSO3-⇌H++SO32-,水解平衡:HSO3-+H2O⇌H2SO3+OH-,溶液显酸性说明亚硫酸氢根离子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3)pH=10NaOH溶液中红色溶液不变色,证明该实验条件下氢氧根离子对品红溶液褪色不产生干扰,
故答案为;证明该实验条件下氢氧根离子对品红溶液褪色不产生干扰;
(4)abc实验分析可知,a.0.1mol/LSO2溶液(pH=2),溶液逐渐变浅,约90s后完全褪色,
b.0.1mol/LNaHSO3溶液(pH=5),溶液立即变浅,约15s后完全褪色,
c.0.1mol/LNa2SO3溶液(pH=10),溶液立即褪色,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粒是SO32-
故答案为:SO32-
Ⅱ.探究褪色过程的可逆性
(5)甲同学: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pH=10时,溶液颜色不变,氢氧根离子不影响二氧化硫褪色,不能说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具有可逆性,
乙同学: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pH=10时,生成白色沉淀亚硫酸钡,溶液变红,说明品红褪色可逆;
实验方案合理的是乙,其原因是SO32-能使品红褪色,因为SO2+2OH-+Ba2+=BaSO3↓+H2O,可以排除SO32-的干扰,
故答案为:乙;SO32-能使品红褪色,因为SO2+2OH-+Ba2+=BaSO3↓+H2O,可以排除SO32-的干扰;
(6)步骤一,i中反应是碘单质和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碘化氢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2HI+H2SO4
②依据步骤i设计步骤ii,先加入品红溶液褪色,滴入碘酒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2时,溶液恢复红色,步骤为:
作业搜作业搜
故答案为:SO2+I2+2H2O=2HI+H2SO4作业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