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日知录》(1)概括材料一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出现的历史背景。材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日知录》
(1)概括材料一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出现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
材料三 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材料四 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
--以上材料摘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3)根据材料三、四,简要论证“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这一观点。
材料一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日知录》
(1)概括材料一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出现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
材料三 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材料四 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
--以上材料摘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3)根据材料三、四,简要论证“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这一观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的主张,依据材料一“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可以得出反对专制,主张“众治”.第二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一的选自“《日知录》”可知,该思想家是顾炎武.结合顾炎武所处的时代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进行说明.
(2)本小问的异同,依据材料二“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可以得出不同点是中国启蒙思想是对封建制度的改良,欧洲启蒙思想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构想;结合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和启蒙思想的内容可以得出相同点是批判专制,约束权力,实行民主.
(3)本小问的论证,根据材料三“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教权是精神权力”、“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材料四“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君者,法之原也”等可知,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中国是君权与神权合一;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权力,中国君主对臣民具有一切权力;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
故答案为:
(1)主张:反对专制,主张“众治”.
背景:政治: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衰落;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思想:儒家思想僵化,西方文化传入.
(2)相同:批判专制,约束权力,实行民主.
不同:中国启蒙思想是对封建制度的改良,欧洲启蒙思想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构想.
(3)论据: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中国是君权与神权合一;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权力,中国君主对臣民具有一切权力;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
(2)本小问的异同,依据材料二“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可以得出不同点是中国启蒙思想是对封建制度的改良,欧洲启蒙思想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构想;结合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和启蒙思想的内容可以得出相同点是批判专制,约束权力,实行民主.
(3)本小问的论证,根据材料三“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教权是精神权力”、“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材料四“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君者,法之原也”等可知,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中国是君权与神权合一;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权力,中国君主对臣民具有一切权力;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
故答案为:
(1)主张:反对专制,主张“众治”.
背景:政治: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衰落;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思想:儒家思想僵化,西方文化传入.
(2)相同:批判专制,约束权力,实行民主.
不同:中国启蒙思想是对封建制度的改良,欧洲启蒙思想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构想.
(3)论据: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中国是君权与神权合一;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权力,中国君主对臣民具有一切权力;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
看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是某学习小组在历史课上设计的知识卡片。据此判断该历史课的主 2020-05-13 …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是某学习小组在历史课上设计的知识卡片.据此判断该历史课的主 2020-05-13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5•烟台学业考)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 2020-05-13 …
求温度传感器总灵敏度?某温测系统由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电桥、放大器和记录仪四个部分组成,各自的灵敏度为 2020-11-01 …
回答两个关于知识产权的两个选择题,最好有解释1,甲创作了歌曲《我是小胖兔》,由乙担任演唱者,丙唱片公 2020-11-03 …
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挈领。阅读《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有关目录,探究下列问题。(1) 2020-11-23 …
寻《北史卷七十七·列传第六十五·赵绰》译文,急!赵绰字士倬,河东人也.性质直刚毅.周初为天官府史,以 2020-12-04 …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是现今所知中国史学最早的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编年体史书。该书原称《纪年 2020-12-04 …
某论文列出了一下主要参考书目:李威熊《中国经学发展史论》、陈鼓应等《明清实学思想史》、梁启超《中国近 2020-12-18 …
地理最让我头疼,有时面对零散的知识我不知该怎么下手进行课下复习.我觉的地理没有历史和政治一样能找线索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