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清平乐白朴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1)这首词在语言风格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
白朴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1)这首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色?试简要分析。
(2)请简析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特点,答题时结合诗歌中的词语分析特点.词中“浑过了”“老夫”“恋杀”“青山未心留人”等口语化,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给人浓厚的生活气息.
(2)本题赏析诗歌的情感,答题时抓住诗歌中能够体现情感的句子分析.“朱颜老”“白发添”“浑过了”这些词语写时间流逝,人生易老;“闲”,悠闲的意思,表现了作者的洒脱闲逸、恬淡自在的人生态度.

答案:
(1)这首词语言朴实无华,平易晓畅.词中“浑过了”“老夫”“恋杀”“青山未心留人”等口语化,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答出语言风格特点2分,结合语句、词语分析成理2分)
(2)①“朱颜老”“白发添”“浑过了”表达了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②通过“地迥无尘”“一片闲云”表达了作者洒脱闲逸、恬淡自在的人生态度.


赏析:
      上阕四句慨叹流光倏忽即逝,转眼之间,青春已逝,迟暮之年已匆匆到来.第一二出句语平实自然,但欠意象与内蕴;然第三四句对这艺术上的欠缺立即作了恰如其分的补充:“桃李春风浑过了”不啻是“朱颜渐老”的内蕴,它以“桃李春风”这带有模糊性的美的意象,使人产生丰富而美丽的联想,想见诗人青春年少之时曾有过怎样令人神往的、销魂的经历.“浑过了”这一“浑”字用得极好,看似俚俗,意蕴甚丰,它既有“等闲”之意,又有“全部”之谓,用于句中就把“一切的一切全部白白流走了”的怅惆之情作了确切而完满的表达,真可谓以一当十,又能体现时代和个性的特征与风格.“留得桑榆残照”与“白发添多少”又是一组相辅相成的对应.《后汉书•冯异传》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桑榆”一向为晚年的代称.诗人这里将“桑榆”与“残照”连用,就描绘出一幅夕阳西沉,斜晖照在桑榆之间的图象,这样就把抽象的代称变成了形象的写照,把人生的暮年晚境作了富有视觉性的象征性的表述.尤其与“桃李春风”对比,更显出桑榆之年的苍凉凄恻.
      白朴早年身居北国,曾受教于大诗人元好问家中.元朝统一后徒居金陵,放情于山水之间,寄情于翰墨之中.此词下阕首句“江南地回无尘”即指诗人回金陵之后所过的脱离“红尘”的隐逸生涯.“地回无尘”四字颇具匠心,诗人不说“人回”而说“地回”暗喻其徒隐江南系顺应天地运转的自然规律;而“无尘”既写出江南天明地净的山光水色,也暗喻诗人从此离开了世俗的“烟尘”.“老夫一片闲云”进一步表达了白朴晚年那种超脱、豁达的心情,他把自己比作一朵自由自在地飘逸于天际的“闲云”.此句很可能是从李白“孤立独去闲”句脱化而来,但由于主体对象的转移,而赋予了全新的内容.“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二句是此词的点睛之笔:诗人留连忘情于青山,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钟情;然而人的生命毕竟的是短暂的,与千万年青青的山峦相比,人生不过是流星划过长空船的一瞬,因此青山即使有情而欲留人在,也“未必”能把人常留于她的怀抱之中.诗人不仅以社会人生为背景,透视人生的价值与应有的归宿;而且以宇宙万物为参照,估量生命本体的存在--不过是一个稍纵即逝的过程.这大概就是这首小词令人回味咀嚼不已的主要原因.
看了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10•秦淮区一模)2010年的春晚,刘谦的扑克牌魔术震撼了无数观众,引发了扑克牌游戏热潮.某  2020-06-29 …

作文在生活中,人们总会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探险家为了彰显勇气攀上了悬崖峭壁,却意外地收获了险峰的无  2020-07-03 …

从每个成语中分别找出一个错别字:1失之东隅,收之桑渝2桃李不言,下自成溪3明枪易躲,暗剑难防4为.  2020-07-07 …

猴子去桃园吃桃.猴子去桃园吃桃,第一群猴子吃了桃园的一半多半个,第二群猴子吃了桃园剩下的一半多半个  2020-07-12 …

提问:猴子分桃!森林里有5只猴子,在一片很大的树林中发现了一棵巨大的桃树,上面结满了桃子,它们高兴  2020-07-15 …

我市有桃之乡之称.特别是油桃更是闻名全国.春天到来,花红柳绿.星期六小明和同学们一起去看桃花,满山片  2020-10-29 …

来宾市忻城、象州等地盛产桑蚕,小明家依靠种桑养蚕发了家.在饲养家蚕过程中,小明发现桑叶很有限,于是设  2020-11-13 …

一些关于桃花源记的题.①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  2020-12-18 …

本文桃花源记记述了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和离开桃花源又寻找桃花源经过,虚构了一个与  2020-12-18 …

桃花源记的线索,快,《桃花源记》以为线索,以渔人发现绮丽的桃花林——进入宁静和平的桃花源—拜访淳朴善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