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松花江上》歌词“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  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的序幕”。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中国人民经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浴血奋战,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在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摘自人教网(1)材料一表现了东北人民在1931年日本侵略者制造哪一事件后的悲痛与愤懑?蒋介石的态度导致了什么结果?
(2)在材料一中的事件之后张学良却以下犯上扣押了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什么事件?该事件最终怎样解决?
(3)材料二中“揭开了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的序幕”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在抗日战争中我军取得的首次大捷是哪一次战役?
(4)材料三中”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是指什么战争的胜利?取得胜利的时间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材料一是出自《松花江上》,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因为蒋介石政府实行了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沦陷.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2)根据所学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转变为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3)依据材料中“卢沟桥”可得出材料二与七七事变相关,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深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谎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当即严词拒绝了这一要求.日军立刻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予以还击.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4)据材料“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可知是1945年8月15抗日战争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反侵略战争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扭转了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民族耻辱.
故答案为:
(1)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
(2)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
(3)七七事变;平型关大捷.
(4)抗日战争;1945年8月15日.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