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顾越字允南,吴郡盐官人也。家传儒学,并专门教授。越幼明慧,有口辩,励精学业,不舍昼夜。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讨论无倦。至于微言玄旨,《九章》七曜,音律图

题目详情
顾越字允南,吴郡盐官人也。家传儒学,并专门教授。越幼明慧,有口辩,励精学业,不舍昼夜。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讨论无倦。至于微言玄旨,《九章》七曜,音律图纬,咸尽其精微。
       初为南平元襄王伟国右常侍,与文发俱入府,并见礼重。寻转行参军。大通中,诏飙勇将军陈庆之送魏北海王璟还北主魏,庆之请越参其军事。时庆之所向克捷,直至洛阳。既而璟遂肆骄纵,又上下离心,越料其必败,以疾得归。裁至彭城,庆之果见摧衄,越竟得先反,时称其见机。及至,除安西湘东王府参军及武帝撰制旨新义,选诸儒在所流通,遣越还吴,敷扬讲说
       越遍该经艺,深明《毛诗》,徬通异义。特善《庄》、《老》,尤长论难,兼工缀文,闲尺牍。武帝尝于重云殿自讲《老子》,仆射徐勉举越论义,越抗首而请,音响若钟,容止可观,帝深赞美之。尤是擢为中军宣城王记室参军。
       及侯景之乱,越与同志沈文阿等逃难东归,贼党数授以爵位,越誓不受命。承圣二年,诏授宣惠晋安王府谘议参军,领国子博士越以世路未平,无心仕进,因归乡,栖隐于武丘山,与吴心沈炯、同郡张种、会稽孔奂等,每为文会。
       及废帝即位,拜散骑常侍,兼中书舍人,黄门侍郎如故。领天保博士掌礼仪犹为帝师入讲授甚见尊宠时宣帝辅政华皎举兵不从越因请假东还或谮之宣帝,言越将扇动蕃镇,遂免官。太建元年,卒于家,年七十七。
(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六十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领天保博士/掌礼仪/犹为帝师/入讲授/甚见尊宠时宣帝/辅政华皎/举兵不从越/因请假东还/
B.领天保博士/掌礼仪/犹为帝师/入讲授/甚见尊宠/时宣帝辅政/华皎举兵不从/越因请假东还/
C.领天保博士/掌礼仪犹为帝/师入讲授/甚见尊宠时宣帝/辅政华皎/举兵不从/越因请假东还/
D.领天保博士/掌礼仪犹为帝/师入讲授/甚见尊宠/时宣帝辅政/华皎举兵不从越/因请假东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___
A.弱冠,指二十岁。古人二十岁时举行冠礼,即带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参军,古代官职名,谓参谋军事。东汉末始有“参谋某军事”的名义,晋以后军府等设置为官员,隋唐时兼为郡官。
C.毛诗,指西汉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注的《诗经》,《诗经》在汉代有齐、鲁、韩、毛四家之学,独存毛诗,流传至今。
D.博士,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西汉时为太常属官,汉文帝置一经博士,汉武帝置五经博士,晋置国子博士,唐设太子博士等。
(3)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顾越自幼聪慧,励精学业。顾越自幼学习儒学,有辩才;到都城游学时,如有精通儒学的饱学之士,他必定登门质疑问难,研讨谈论,毫无倦意。
B.顾越有预见性,见机行事。陈庆之护送元璟回北方主政魏国,顾越随同前往,不久看到元璟骄横放纵,料定他必将失败,便以生病为由辞官还乡,回到家乡后陈庆之果真被摧败。
C.顾越擅长论难,娴熟文辞。顾越在重云殿论述《老子》义理时,声音响如洪钟,仪容举止可观,皇帝大为赞赏,因此顾越被提拔为中军宣城王记室参军。
D.顾越忠君爱国,遭人诬陷。侯景之乱时,贼党几次授予顾越爵位,他坚决不肯接受;他被人诬陷欲扇动蕃镇造反,被免除官职。
(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武帝撰制旨新义,选诸儒在所流通,遣越还吴,敷扬讲说。
②越以世路未平,无心仕进,因归乡,栖隐于武丘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句子译为:领天保博士,掌管仪礼,还担任皇帝的师傅,入宫讲授,很受尊敬宠信.当时宣帝辅弼政事,华皎起兵反对,顾越趁机请求准假回到东部.“举兵不从”的主语是“华皎”,在“华皎”前停顿,排除AC.“因请假东归”的主语是“越”,在“越”前停顿,故选B.
(2)A“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3)B“回到家乡”错,原文是“裁至彭城,庆之果见摧衄”,才到彭城,陈庆之果真被摧败.
(4)①“撰”,撰写;“遣”,派遣;“敷扬”,传播宣扬.译为:等到武帝撰写制旨新义时,选择诸儒士到所在的地方流通,派遣顾越回到吴郡,传播宣扬、讲述解说.
②“以”,因;“仕进”,在仕途中进取;“因”,趁机.译为:顾越因见世路不平,无心在仕途中进取,趁机回到故乡,在武丘山隐居.
 
答案:
(1)B
(2)A
(3)B
(4)①等到武帝撰写制旨新义时,选择诸儒士到所在的地方流通,派遣顾越回到吴郡,传播宣扬、讲述解说.
②顾越因见世路不平,无心在仕途中进取,趁机回到故乡,在武丘山隐居.


【参考译文】
顾越字允南,是吴郡盐官县人.家中继承儒学,并有专门的教习传授.顾越自幼聪明敏慧,有口才,激励自己精通学业,不放弃每个白天黑夜.二十岁时到都城游学,如有通儒饱学之士,必定去登门质疑问难,研讨谈论,毫无倦意.至于精微之言,玄奥之旨,《九章》中的七曜,音律和图纬,都尽探其精到细微之处.
起初他担任南平元襄王萧伟国右常侍,与贺文发一同进王府,都受礼遇看重.不久转行参军.大通年间,诏令飙勇将军陈庆之护送魏北海王元颢回北方主政魏国,陈庆之请顾越参谋其军事.当时陈庆之所向获胜,直到洛阳.不久元颢便肆意骄横放纵起来,加以上下离心离德,顾越料定他必将失败,以病为由辞官还乡.才到彭城,陈庆之果真被摧败,顾越竟能先返回,当时人称他能预见机兆.当来到之后,拜任安西湘东王府参军.当武帝撰写制旨新义时,选择诸儒士到所在地流通,派顾越回到吴郡,宣传讲解.
越对经艺掌握全面详细,深刻理解《毛诗》,旁通不同义解.特别擅长《庄》、《老》,尤其长于论辩诘难,同时善于作文章,娴熟于尺牍文辞.他身高七尺三寸,须眉美丽.武帝曾经在重云殿亲自讲解《老子》,仆射徐勉推举顾越论述义理,顾越昂首而请准,声音响如洪钟,举止可观,皇帝大为赞赏他.因此提拔为中军宣城王记室参军,不久拜为五经博士,仍然让他侍奉宣城王讲读.
当侯景作乱时,顾越与同一志向者沈文阿等人逃难回到东部,贼党几次授予爵位,顾越坚誓不接受任命.承圣二年,诏令他任宣惠晋安王府谘议参军,领国子博士.顾越因见世路不平,没有心做官提升,趁机回到故乡,在武丘山隐居,与吴兴郡沈炯、同郡张种、会稽郡孔奂等人,经常以文会友.
当陈废帝即位后,拜任散骑常侍,兼中书舍人,黄门侍郎仍如以前.领天保博士,掌管仪礼,还担任皇帝的师傅,入宫讲授,很受尊敬宠信.当时宣帝辅弼政事,华皎起兵反对,顾越趁机请求准假回到东部.有人在宣帝面前谮毁他,说顾越将去煽动藩镇造反,于是免除他的官职.太建元年,他在家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看了 顾越字允南,吴郡盐官人也。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