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共振是物理学上的一个运用频率非常高的专业术语,是指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的现象.在声学中,亦称“共鸣”;在电学中,振荡电路的共振现象称为
题目详情
共振是物理学上的一个运用频率非常高的专业术语,是指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的现象.在声学中,亦称“共鸣”;在电学中,振荡电路的共振现象称为“谐振”.共振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宇宙间最普遍和最频繁的自然现象之一,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共振产生了宇宙和世间万物,没有共振就没有世界.
目前科学研究认为,宇宙是在一次剧烈的大爆炸后产生的.促使这次大爆炸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共振.当宇宙还处于浑沌的奇点时,里面早就开始产生了微弱的振荡.渐渐地,振荡的频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强,并引起了共振.最后,在共振和膨胀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一声惊天动地的轰然巨响,宇宙在瞬间急剧膨胀、扩张,然后,就产生了日月星辰,再然后,便有了地球和地球上的生物……
共振不仅创造出了宏观的宇宙,也产生了微观物质世界.从电磁波谱看,微观世界中的原子核、电子、光子等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是以波动的形式传递的.宇宙诞生初期的化学元素,也可以说是通过共振合成产生的.有一些粒子微小到简直无法想象,但它们可以在共振的作用之下,在100万亿分之一秒的瞬间互相结合起来,于是新的化学元素便产生了.因为宇宙中这些粒子的生成与共振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粒子物理学家经常把粒子称为“共振体”.
既然共振是宇宙间一切物质运动的一种普遍规律,人及其他的生物也是宇宙间的物质,共振也普遍存在于这些生命中.
人除了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都有其固有频率外,人的大脑进行思维活动时产生的脑电波也会发生共振现象.我们喉咙间发出的每个颤动,都是因为与空气产生了共振,才形成了一个个音节,构成一句句语言,才能使我们能够用这些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情感,进行社会交往与沟通.
许多动物身上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形式的共振现象.夏天树上蝉儿的“知了”声,秋夜蟋蟀的鸣叫声……无一不是借用摩擦身体的某一部位与空气产生共鸣而发声.飞禽走兽们也能巧妙地运用着共振来发出各种叫声,传递不同信息.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共振,天地间的生机将会消失,整个世界将会变得死寂荒凉!
紫外线是太阳发出的一种射线,它们如果大举入侵地球,人类及各种生物可能将无法生存.所幸我们有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是它们借助共振的威力,阻止了紫外线的长驱直入.当紫外线经过大气层时,臭氧层的振动频率恰恰能与紫外线产生共振,这种振动吸收了大部分的紫外线.所以,共振能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变得如防晒油一样,保证我们不至于被射线伤害.
共振还能使地球维持在适当的温度,给地球生命创造出一个冷热适宜的生存环境.因为虽然经过臭氧层的围堵、拦截,但仍有少部分漏网的紫外线能够成功地逃逸出来,到达地球表面,这部分紫外线经过地球吸收后,能量减少,变为红外线,扩散回大气中.而红外线的热量,又恰好能和二氧化碳产生共振,然后被滞留在大气层中,使大气层保有一定温度,让万物在温暖和煦的环境中孕育成长.
就连我们熟知的光合作用,也与共振有关——叶绿素与某些可见光共振,才能吸收阳光,产生氧气与养分.可以说,没有共振,植物便不能生长,食物链会被彻底摧毁.所以我们说,共振,创造了世界.
1.文章最后说:共振,创造了世界.请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语的作用.紫外线是太阳发出的一种射线,它们如果大举入侵地球,人类及各种生物可能无法生存.(入侵这个词)
3.“共振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宇宙间最普遍和频繁的自然现象之一”中的“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4.除了稳重的这些例子外,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产生共振现象的例子来吗?
目前科学研究认为,宇宙是在一次剧烈的大爆炸后产生的.促使这次大爆炸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共振.当宇宙还处于浑沌的奇点时,里面早就开始产生了微弱的振荡.渐渐地,振荡的频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强,并引起了共振.最后,在共振和膨胀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一声惊天动地的轰然巨响,宇宙在瞬间急剧膨胀、扩张,然后,就产生了日月星辰,再然后,便有了地球和地球上的生物……
共振不仅创造出了宏观的宇宙,也产生了微观物质世界.从电磁波谱看,微观世界中的原子核、电子、光子等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是以波动的形式传递的.宇宙诞生初期的化学元素,也可以说是通过共振合成产生的.有一些粒子微小到简直无法想象,但它们可以在共振的作用之下,在100万亿分之一秒的瞬间互相结合起来,于是新的化学元素便产生了.因为宇宙中这些粒子的生成与共振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粒子物理学家经常把粒子称为“共振体”.
既然共振是宇宙间一切物质运动的一种普遍规律,人及其他的生物也是宇宙间的物质,共振也普遍存在于这些生命中.
人除了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都有其固有频率外,人的大脑进行思维活动时产生的脑电波也会发生共振现象.我们喉咙间发出的每个颤动,都是因为与空气产生了共振,才形成了一个个音节,构成一句句语言,才能使我们能够用这些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情感,进行社会交往与沟通.
许多动物身上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形式的共振现象.夏天树上蝉儿的“知了”声,秋夜蟋蟀的鸣叫声……无一不是借用摩擦身体的某一部位与空气产生共鸣而发声.飞禽走兽们也能巧妙地运用着共振来发出各种叫声,传递不同信息.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共振,天地间的生机将会消失,整个世界将会变得死寂荒凉!
紫外线是太阳发出的一种射线,它们如果大举入侵地球,人类及各种生物可能将无法生存.所幸我们有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是它们借助共振的威力,阻止了紫外线的长驱直入.当紫外线经过大气层时,臭氧层的振动频率恰恰能与紫外线产生共振,这种振动吸收了大部分的紫外线.所以,共振能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变得如防晒油一样,保证我们不至于被射线伤害.
共振还能使地球维持在适当的温度,给地球生命创造出一个冷热适宜的生存环境.因为虽然经过臭氧层的围堵、拦截,但仍有少部分漏网的紫外线能够成功地逃逸出来,到达地球表面,这部分紫外线经过地球吸收后,能量减少,变为红外线,扩散回大气中.而红外线的热量,又恰好能和二氧化碳产生共振,然后被滞留在大气层中,使大气层保有一定温度,让万物在温暖和煦的环境中孕育成长.
就连我们熟知的光合作用,也与共振有关——叶绿素与某些可见光共振,才能吸收阳光,产生氧气与养分.可以说,没有共振,植物便不能生长,食物链会被彻底摧毁.所以我们说,共振,创造了世界.
1.文章最后说:共振,创造了世界.请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语的作用.紫外线是太阳发出的一种射线,它们如果大举入侵地球,人类及各种生物可能无法生存.(入侵这个词)
3.“共振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宇宙间最普遍和频繁的自然现象之一”中的“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4.除了稳重的这些例子外,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产生共振现象的例子来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当宇宙还处于浑沌的奇点时,里面早就开始产生了微弱的振荡.振荡的频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强,并引起了共振.在共振和膨胀的共同作用下,宇宙在瞬间急剧膨胀、扩张,就产生了日月星辰,便有了地球和地球上的生物.
2.入侵这个词生动形象地描述出,紫外线穿过大气层进入地球,危害地球生命的过程,使这个过程更加形象化,让人如同亲眼所见,如同身临其境.
3.大自然中还有很多高发的自然现象,并不是只有共振这一种,去掉“之一”一次后,语句变得绝对化,语意就不正确了.
4.比如士兵在过桥的时候都不会采用齐步走,因为齐步走会导致士兵的步子和桥面的共振现象,导致桥体崩塌.
2.入侵这个词生动形象地描述出,紫外线穿过大气层进入地球,危害地球生命的过程,使这个过程更加形象化,让人如同亲眼所见,如同身临其境.
3.大自然中还有很多高发的自然现象,并不是只有共振这一种,去掉“之一”一次后,语句变得绝对化,语意就不正确了.
4.比如士兵在过桥的时候都不会采用齐步走,因为齐步走会导致士兵的步子和桥面的共振现象,导致桥体崩塌.
看了 共振是物理学上的一个运用频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物体做自由振动时,其振动频率与振幅有关B.某物体做受迫振动时,其振动频 2020-04-07 …
关于高一的受迫振动为什么当驱动力的频率接近于固有频率时振幅最大?如果驱动力的频率和弹簧振子的固有频 2020-04-07 …
固有频率和驱动力的频率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当系统的固有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时,系统达到 2020-07-04 …
做简谐运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1/2,则 2020-07-12 …
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12,则单 2020-07-30 …
策动频率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固有频率时,物体振幅的变化我想知道:策动频率大于、小于物体固有频率时,物 2020-11-27 …
右图是波源O振动3s后的波形图。从此时刻起波源停止振动1s,然后又开始向上振动。若振动的频率和振幅不 2020-12-15 …
(2012•徐汇区二模)如图是波源O振动3s后的波形图.从此时刻起波源停止振动1s,然后又开始向上振 2020-12-18 …
在一条直线上有两个震源ab相聚6m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两个振源A、B相距6m,振动频率相等,从t0 2021-01-12 …
关于受迫振动,哪位朋友能帮我解开迷团?书上原话:物体做受迫振动时,振动稳定后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