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蹇叔哭师
题目详情
蹇叔哭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殡:停丧.曲沃:晋国旧都,晋国祖庙所在地,在今山西闻喜. (2) 绛:晋国国都,在今山西翼城东南. (3) 柩(jiu):装有尸体的棺材. (4) 卜偃:掌管晋国卜筮的官员,姓郭,名偃. (5) 大事:指战争.古时 战争和祭祀是大事. (6) 西师:西方的军队,指秦军.过轶:越过. (7) 杞子:秦国大夫. (8) 掌:掌管.管,钥匙. (9) 潜:秘密地. (10)国:国都. (11)访:询问,征求意见.蹇叔:秦国老臣. (12)远主:指 郑君. (13)勤:劳苦.所:处所.无所:一无所得. (14)悖(bei)心:违逆之心,反感. (15)孟明:秦国大夫,姜姓,百里氏,名视,字孟明.秦国元老百里奚之子.西乞:秦国大夫,字西乞,名术.秦国元老蹇叔之子.白乙:秦国大夫,字白乙,名丙.秦国元老蹇叔之子.这三人都是秦国将军. (16)中(zhong)寿:有两种解释.1.参见中寿.2.中等年纪.不管哪种解释,就句意,均为秦穆王讽刺蹇叔现已年老昏聩,要是你蹇叔只活个差不多就去世的话,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拱:两手合抱. (17)肴(xiao):同崤,山名,在今河南洛宁西北. (18)陵:大山.崤山有两陵,南陵和北陵,相距三十里,地势险要. (19)夏后 皋:夏代君主,名皋,夏桀的祖父.后:国君. (20)尔骨:你的尸骨,焉:在那里. (21)文王:周文王.
冬天,晋文公去世了.十二月十日,要送往曲沃停放待葬.刚走出国都绛城,棺材里发出了像牛叫的声音.卜官郭偃让大夫们向棺材下拜,并说:“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得全胜.” 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 秦穆公向秦国老臣蹇叔征求意见.蹇叔说:“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他召见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领,让他们从东门外面出兵.蹇叔哭他们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要是你蹇叔只活个中寿就去世的话,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 (你现在离中寿都过去多少年了,早已昏聩).”蹇叔的儿子跟随军队一起出征,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 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秦军于是向东进发.
卜官郭偃和老臣蹇叔的预见有如先知,料事真如神,秦军后 来果然在崤山大败而归,兵未发而先哭之,实在是事前就为失败 而哭,并非事后诸葛亮. 郭偃托言的所谓“君命大事”,不过是个借口,人们根据经验 完全可以作出类似的判断,乘虚而入,乱而取之,是战争中常用 的手法.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不具备这种经验和头脑,应 当属于不称职之列.从蹇叔一方看,他作为开国老臣,也具有这 方面的经验:对手并非等闲之辈,不可能在非常时刻没有防备,因此,此时出征无异于自投罗网. 秦穆公急欲扩张自己势力的心情,导致他犯了一个致命的常识性的错误,违反了“知己知彼”这个作战的基本前提.敌手早有防备,以逸待劳,必定获胜;劳师远袭,疲惫不堪,没有战斗 力,必定惨败.其中原因大概是攻城略地的心情太急切了,以至 连常识都顾不上,当然是咎由自取. 马有失前蹄的时候,人也有过失的时候,而在利令智昏的情况下所犯的错误,则是不可宽恕的.利令智昏而犯常识性的错误,更是不可宽恕. 再说,当初秦国曾与晋国一起企图消灭郑国,后来又与郑国订立盟约.此时不仅置盟约不顾,就连从前的同伙也成了觊觎的 对象.言而无信,自食其言,不讲任何道义、仁德,这同样应当遭天谴,遭惩罚. 当人心目中没有权威之时,便没有了戒惧;没有了戒惧,就会私欲急剧膨胀;私欲急剧膨胀便会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春秋的诸侯混战,的确最充分地使人们争权夺利的心理.手法、技巧发挥到了极致,也使命运成了最不可捉模和把握的东西.弱肉强食是普遍流行的无情法则,一朝天子一朝臣,泱泱大国可能在一夜之间倾覆,区区小国也可能在一夜之间暴发起来. “先知”是没有的;而充满睿智并富有经验者,往往被人们为是“先知”!
劳:使……劳累
其:他们
翻译: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得全胜
因为秦穆公不相信他的话,不信任他,他的儿子战死沙场而悲伤
冬天,晋文公去世了.十二月十日,要送往曲沃停放待葬.刚走出国都绛城,棺材里发出了像牛叫的声音.卜官郭偃让大夫们向棺材下拜,并说:“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得全胜.” 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 秦穆公向秦国老臣蹇叔征求意见.蹇叔说:“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他召见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领,让他们从东门外面出兵.蹇叔哭他们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要是你蹇叔只活个中寿就去世的话,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 (你现在离中寿都过去多少年了,早已昏聩).”蹇叔的儿子跟随军队一起出征,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 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秦军于是向东进发.
卜官郭偃和老臣蹇叔的预见有如先知,料事真如神,秦军后 来果然在崤山大败而归,兵未发而先哭之,实在是事前就为失败 而哭,并非事后诸葛亮. 郭偃托言的所谓“君命大事”,不过是个借口,人们根据经验 完全可以作出类似的判断,乘虚而入,乱而取之,是战争中常用 的手法.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不具备这种经验和头脑,应 当属于不称职之列.从蹇叔一方看,他作为开国老臣,也具有这 方面的经验:对手并非等闲之辈,不可能在非常时刻没有防备,因此,此时出征无异于自投罗网. 秦穆公急欲扩张自己势力的心情,导致他犯了一个致命的常识性的错误,违反了“知己知彼”这个作战的基本前提.敌手早有防备,以逸待劳,必定获胜;劳师远袭,疲惫不堪,没有战斗 力,必定惨败.其中原因大概是攻城略地的心情太急切了,以至 连常识都顾不上,当然是咎由自取. 马有失前蹄的时候,人也有过失的时候,而在利令智昏的情况下所犯的错误,则是不可宽恕的.利令智昏而犯常识性的错误,更是不可宽恕. 再说,当初秦国曾与晋国一起企图消灭郑国,后来又与郑国订立盟约.此时不仅置盟约不顾,就连从前的同伙也成了觊觎的 对象.言而无信,自食其言,不讲任何道义、仁德,这同样应当遭天谴,遭惩罚. 当人心目中没有权威之时,便没有了戒惧;没有了戒惧,就会私欲急剧膨胀;私欲急剧膨胀便会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春秋的诸侯混战,的确最充分地使人们争权夺利的心理.手法、技巧发挥到了极致,也使命运成了最不可捉模和把握的东西.弱肉强食是普遍流行的无情法则,一朝天子一朝臣,泱泱大国可能在一夜之间倾覆,区区小国也可能在一夜之间暴发起来. “先知”是没有的;而充满睿智并富有经验者,往往被人们为是“先知”!
劳:使……劳累
其:他们
翻译: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得全胜
因为秦穆公不相信他的话,不信任他,他的儿子战死沙场而悲伤
看了 蹇叔哭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①蹇叔哭师的译文②蹇叔是一个怎样的人急………………①蹇叔哭师的译文(原文: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 2020-06-28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蹇叔哭师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 2020-06-28 …
从《左传·淆之战》中\"蹇叔哭师\"一段描写可见蹇叔与秦穆公什么样的 2020-06-29 …
蹇叔哭师穆公访诸蹇叔中的诸是什么意思 2020-07-01 …
《蹇叔哭师》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2020-07-04 …
蹇叔哭师 2020-07-04 …
蹇叔哭师的阅读答案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 2020-07-04 …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蹇叔哭师,项羽本纪赞,重点句子.急.LZ考试用.考试没有的话.自己注意点. 2020-07-25 …
关于《蹇叔哭师》的习题1.解释以下字的意思。(1)诸:(2)劳:(3)谓:(4)辟:2.划分句子的朗 2020-11-30 …
蹇叔哭师1.解释下列字的意思:诸:劳:谓:辟:2.划分句子节奏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3.就出师奔袭 2021-01-16 …
相关搜索:蹇叔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