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透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透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1)

对下列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得泉焉,又买居之:占有,拥有

B.

漱涤万物,牢笼百态:包罗

C.

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违背

D.

纪于溪石上:纪念

(2)

比较下列每组句子加粗的词在用法上是否相同,对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予虽不合于俗 ②然则虽辱而愚之 ③乐而不能去也 ④夫水,智者乐也

[  ]

A.

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B.

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3)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  ]

A.

寂寥而莫我知也

B.

则天下莫能争是溪

C.

古之人不余欺也

D.

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4)

下列各句中的“而”的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  ]

A.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深思而慎取之也

B.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

D.

吾尝终日而思矣

(5)

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  )

[  ]

A.

第一句话照应上文,在“莫利于世”中,却秀丽清澈,鸣声悦耳令人喜爱。

B.

第二句话中的“茫然”和“昏然”的意思相同,都指和愚溪景色融合一致的状态。

C.

“超鸿蒙”典出《庄子·在宥》,“混希夷”典出《老子》,这两个典故,意在表现自己的高洁志向。

D.

作者借愚溪的风景抒发了自己寄情山水的兴奋喜悦之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2.C;3.B;4.C;5.D;
看了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溪虽莫...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4题。(甲)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  2020-05-13 …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  2020-05-13 …

(三)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  2020-11-14 …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  2020-12-08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  2020-12-08 …

阅读材料:材料一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阅读  2020-12-08 …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①有仁义而已  2021-01-01 …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8分)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2021-01-01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  2021-01-20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