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病起陆游山村病起帽围宽,春尽江南尚薄寒。志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断香漠漠便支枕,芳草离离悔倚阑。收拾吟笺停酒碗,年来触事动忧端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病起
陆游
山村病起帽围宽,春尽江南尚薄寒。
志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
断香漠漠便支枕,芳草离离悔倚阑。
收拾吟笺停酒碗,年来触事动忧端。(1)本诗颔联的写作技巧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简要赏析。
(2)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病起
陆游
山村病起帽围宽,春尽江南尚薄寒。
志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
断香漠漠便支枕,芳草离离悔倚阑。
收拾吟笺停酒碗,年来触事动忧端。(1)本诗颔联的写作技巧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简要赏析。
(2)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颔联“志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意思为:壮士在困顿中老去,景境的凄凉,就如同看到名花在雨中零落萎谢一般.
此联运用比喻手法,把壮士在困顿中老去的凄凉境况比作名花在风雨中凋零萎谢.
诗句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把眼中所见残春之景与心中所思家国之情以及个人身世遭遇巧妙结合在一起.
(2)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情感歌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
诗词作品中的“闲”常常和“愁”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最苦的“闲愁”万种.无论是“帽围宽”,“尚薄寒”,还是“香漠漠”,“草离离”,更不必说“志士凄凉”,“名花零落”,无不构成了“闲愁最苦”,虽然诗人用闲适的口吻,细腻的描写来表现,却始终无法掩盖心中的悲愤激昂情绪.
本诗既有年老多病的愁苦之情,又有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还有伤春之情.
参考答案:
(1)①颔联写志士在山村荒野之地凄凉老去,眼中看到的是名花在风雨中散落凋谢.(1分)②诗句运用比喻手法(2分),把壮士在困顿中老去的凄凉境况比作名花在风雨中凋零萎谢(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志士的凄凉无奈(1分).③诗句运用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的手法(2分),把眼中所见残春之景与心中所思家国之情以及个人身世遭遇巧妙结合在一起(1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难分的艺术境界(1分).
(②③两点任答对一点,与①组合即可得满分;也可只答②③得满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①年老多病的愁苦之情(1分).诗人因生病变得面容消瘦,连帽围也变宽了,春天过完了,还因体弱怕冷(1分),有志之士只能在困顿中如名花凋零般老去,凄凉境况使诗人心情愁苦(1分).②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1 分).诗人虽然不作诗,不喝酒,想求得内心的平静(1 分),但每看见繁盛的芳草,就会遗憾自己只能支枕、倚栏度日,表达自己不能为国事分忧的悲愤情怀(1分).③伤春之情(1 分).诗人在春尽花落之时,痛感自己病后衰老,凄凉寂寞,触景生悲(1分),感叹春天已逝,青春不再,表达自己无可奈何之情(1分).
(任答两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附:
赏析:
将悲愤激昂和闲适细腻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融于一炉,是陆游作品独特风味,这首便是其代表作,尽管“闲”味多了些.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的这两句诗概括了这首律诗的主旨.诗词作品中的“闲”常常和“愁”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最苦的“闲愁”万种.无论是“帽围宽”,“尚薄寒”,还是“香漠漠”,“草离离”,更不必说“志士凄凉”,“名花零落”,无不构成了“闲愁最苦”,虽然诗人用闲适的口吻,细腻的描写来表现,却始终无法掩盖心中的悲愤激昂情绪.
钱钟书先生认为,南北宋交替时的许多爱国诗人,只表达对国事的忧愤或希望,缺乏陆游把生命和力量都交给国家去支配的壮志和宏愿.上述见解在末句中也充分地表现出来.只要“触事”就会“动忧端”,不只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更不会“收拾吟笺”,否则就没有此诗.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颔联“志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意思为:壮士在困顿中老去,景境的凄凉,就如同看到名花在雨中零落萎谢一般.
此联运用比喻手法,把壮士在困顿中老去的凄凉境况比作名花在风雨中凋零萎谢.
诗句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把眼中所见残春之景与心中所思家国之情以及个人身世遭遇巧妙结合在一起.
(2)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情感歌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
诗词作品中的“闲”常常和“愁”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最苦的“闲愁”万种.无论是“帽围宽”,“尚薄寒”,还是“香漠漠”,“草离离”,更不必说“志士凄凉”,“名花零落”,无不构成了“闲愁最苦”,虽然诗人用闲适的口吻,细腻的描写来表现,却始终无法掩盖心中的悲愤激昂情绪.
本诗既有年老多病的愁苦之情,又有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还有伤春之情.
参考答案:
(1)①颔联写志士在山村荒野之地凄凉老去,眼中看到的是名花在风雨中散落凋谢.(1分)②诗句运用比喻手法(2分),把壮士在困顿中老去的凄凉境况比作名花在风雨中凋零萎谢(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志士的凄凉无奈(1分).③诗句运用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的手法(2分),把眼中所见残春之景与心中所思家国之情以及个人身世遭遇巧妙结合在一起(1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难分的艺术境界(1分).
(②③两点任答对一点,与①组合即可得满分;也可只答②③得满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①年老多病的愁苦之情(1分).诗人因生病变得面容消瘦,连帽围也变宽了,春天过完了,还因体弱怕冷(1分),有志之士只能在困顿中如名花凋零般老去,凄凉境况使诗人心情愁苦(1分).②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1 分).诗人虽然不作诗,不喝酒,想求得内心的平静(1 分),但每看见繁盛的芳草,就会遗憾自己只能支枕、倚栏度日,表达自己不能为国事分忧的悲愤情怀(1分).③伤春之情(1 分).诗人在春尽花落之时,痛感自己病后衰老,凄凉寂寞,触景生悲(1分),感叹春天已逝,青春不再,表达自己无可奈何之情(1分).
(任答两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附:
赏析:
将悲愤激昂和闲适细腻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融于一炉,是陆游作品独特风味,这首便是其代表作,尽管“闲”味多了些.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的这两句诗概括了这首律诗的主旨.诗词作品中的“闲”常常和“愁”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最苦的“闲愁”万种.无论是“帽围宽”,“尚薄寒”,还是“香漠漠”,“草离离”,更不必说“志士凄凉”,“名花零落”,无不构成了“闲愁最苦”,虽然诗人用闲适的口吻,细腻的描写来表现,却始终无法掩盖心中的悲愤激昂情绪.
钱钟书先生认为,南北宋交替时的许多爱国诗人,只表达对国事的忧愤或希望,缺乏陆游把生命和力量都交给国家去支配的壮志和宏愿.上述见解在末句中也充分地表现出来.只要“触事”就会“动忧端”,不只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更不会“收拾吟笺”,否则就没有此诗.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3头牛和5匹马每天吃草70千克,4头牛和10匹马每天吃草120千克,牛.马每天各吃草多少千克? 2020-05-17 …
2份蛋糕和3杯饮料共用28元,一份蛋糕和三杯饮料共用18元,问一份蛋糕喝一杯饮料各需多少元?3头牛 2020-05-17 …
6只羊和6只牛一天共吃草42千克,2头牛一天吃的草相当于5只羊吃的草.一头牛和一只羊一天各吃草多少 2020-06-11 …
回忆课文内容填空。《草虫的村落》一文最大的特点是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让勇敢、勤劳和富有智慧的美丽 2020-06-17 …
作者把老桥比作,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草虫的村落》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 2020-06-23 …
红绿色肓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调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红绿 2020-07-10 …
草鱼(2n=48)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草鱼因其能迅速清除水体各种草类而被称为“拓荒者”. 2020-07-26 …
矩阵的正定非奇异可逆行列式不为零各阶顺序主子式不为零所有约化主元不为零之间有什么关系还有哪些是等价的 2020-11-03 …
用4个23个0读零个零1个零2个零3个零各一个 2020-12-04 …
中医学的理论特点是治疗讲究系统性,注重各种草药的相生相克原理,而且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体质同一病症治疗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