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
题目详情
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材料二 (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他所强调的不是从道德伦理意义上探讨人格的完善,而是着重论证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三纲”论之不可移位……但在政治学领域,他的大一统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
--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材料三 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于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
--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显学”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孟子、荀子的政治思想。
(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政治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儒学传承与创新的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程朱理学为例加以说明。
材料一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材料二 (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他所强调的不是从道德伦理意义上探讨人格的完善,而是着重论证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三纲”论之不可移位……但在政治学领域,他的大一统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
--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材料三 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于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
--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显学”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孟子、荀子的政治思想。
(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政治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儒学传承与创新的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程朱理学为例加以说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一中“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可以得出门徒的游说;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一中“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可以得出学者的坚持;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一中“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可以得出孟子、荀子的发展.第二小问,依据“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王道、君舟民水.
(2)“主要特点”,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可以得出兼采各家思想;带有神秘色彩.“影响”,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他的大一统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角度进行归纳.
(3)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三中“‘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可以归纳为返本开新、综合创新、推陈出新相结合.第二小问,依据题干中“以程朱理学为例”并结合第一小问的答案及所学知识,可以从理学含义的角度进行归纳.
故答案为:
(1)原因:门徒的游说;学者的坚持;孟子、荀子的发展.
思想: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王道”“君舟民水”等.
(2)特点:兼采各家思想;带有神秘色彩.
影响:有利于加强君权;有利于国家统一.
(3)途径:返本开新、综合创新、推陈出新相结合.
说明: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2)“主要特点”,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可以得出兼采各家思想;带有神秘色彩.“影响”,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他的大一统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角度进行归纳.
(3)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三中“‘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可以归纳为返本开新、综合创新、推陈出新相结合.第二小问,依据题干中“以程朱理学为例”并结合第一小问的答案及所学知识,可以从理学含义的角度进行归纳.
故答案为:
(1)原因:门徒的游说;学者的坚持;孟子、荀子的发展.
思想: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王道”“君舟民水”等.
(2)特点:兼采各家思想;带有神秘色彩.
影响:有利于加强君权;有利于国家统一.
(3)途径:返本开新、综合创新、推陈出新相结合.
说明: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看了 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儒雅之风》,完成下列各题。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 2020-06-15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儒雅之风王景瑙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儒雅,既是生活的积 2020-07-01 …
阅读《儒雅之风》,完成问题儒雅,谓风度温文尔雅,指博学的儒士和文人雅士。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又是人 2020-07-01 …
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天下并争于战国 2020-07-03 …
钱穆先生在《先秦儒至汉儒的流变》一文中说:“汉儒乃一代之新儒,以传经言治为业,与先秦诸儒之以明道作 2020-07-13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儒雅之风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 2020-07-13 …
(三)(2015•襄阳中考)议论文阅读。儒雅之风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人曰儒。”儒雅,既 2020-07-2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儒学和之道的诠释与反思“天”、“人”、“和”是儒学之道的三个构成性要素 2020-11-02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儒学和之道的诠释与反思“天”、“人”、“和”是儒学之道的三个构成性要素;天道、人道 2020-11-13 …
太学和儒学之间有什么关系? 2020-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