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螺川早发(清)王猷定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注螺川,即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螺川早发
(清)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螺川,即螺山,即诗中的“海岳”
小题1:“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两句中各有哪一个字用得妙?为什么?(5分)
                                                                         
                                                                         
小题2:尾联中诗人不写自己孤单,也不写孤舟,而说螺山似孤亭。这样写有何作用?
(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
“流”、“拨”用得妙。(1分)“流”字写出了江水长流不断,仿佛要将自己从一个梦乡流入另一个梦乡;(1分)“拨”字写划动的短棹仿佛是在拨动水中残存的星光倒影。(1分)江水、木浆都是实体,梦境、星影是空幻浮动的,虚实结合间用这两个动词,组合成一幅星夜行舟图,拓展了诗歌的意境,激发了读者的联想。(2分)
小题2:作用有三:一、孤亭形象地写出了螺山的外部特征,照应首联,紧扣诗歌题目。(1分)二、亭能让人联想到送别的长亭短亭,又能浮现出螺山亭亭玉立目送行舟的模样。螺山为之送行及诗人对螺山的依恋之情均形象地表现出来。(1分)三、将螺山人格化,想到自己的离去冷落了螺山,因而螺山显得孤寂,比说自己孤寂显得更深沉浑厚,更能体现诗人真挚的感情。(1分)


小题1: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