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古代也有“霾”①近来时见“又一波雾霾汹汹来袭”“京津冀持续受雾霾困扰”,以及“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和“部分地区有重度霾”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古代也有“霾”    ①近来时见“又一波雾霾汹汹来袭”“京津冀持续受雾霾困扰”,以及“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和“部分地区有重度霾”等报道,雾霾已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的身体健康。所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涉及关于如何治理雾霾尤其是霾的问题。
    ②霾和雾有所不同。“雾”是一种自然天象,主要由气体组成。古人有“薄雾浓云”“雾失楼台”之类吟咏,从诗画的角度看,雾柔美、朦胧而神秘。霾就不同了。虽说也是自古就有的一种天象,却全然无此美感,而且随着人为因素越来越频繁地介入,如今已成了一种污染。现代辞书因此释义为“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按当下民间流行的通俗说法,就是PM2.5(细颗粒物)严重超标。
    ③霾习惯上也叫阴霾、灰霾或烟霾,这是霾给人的一种很形象的视觉感受:阴沉沉的,灰蒙蒙的,满天烟尘。近来霾与“雾”组合成“雾霾”而频频见诸报端,词典中不见“雾霾”这个词,只有“霾雾”(如《后汉书•郎凯传》“霾雾蔽日”)和“风霾”(如《魏书•崔光传》“昨风霾暴兴”),此外还有“尘霾”“沙霾”“黄霾”等。虽然词典中不见“雾霾”一词的身影,但它却在2013年“荣升”为年度热词。
    ④从形式上看,热词“雾霾”是旧词“霾雾”的倒序,但词义的重心却起了变化。“霾雾”原是“夹杂有尘霾的雾”,中心词是“雾”;“雾霾”则是“像迷雾一样的霾”,中心词是“霾”。
    ⑤“霾”并非新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屡见。前人对霾的认识,从《尔雅》到《康熙字典》乃至上世纪初编成的《中华大字典》,释义几乎是一以贯之的,其中汉刘熙《释名•释天》的释义相对比较全面:“风而雨土曰霾。霾,晦也,言如物尘晦之色也。”“雨”在这里读为去声yù,作动词“降下”讲,意谓大风扬起的尘土从天而下就是霾。因为空中满是尘土,所以刘熙说霾的天象是“晦”,天色像物体被蒙上了尘土一样昏暗。《晋书•天文志》说:“凡天地四方昏濛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可见,满天尘土的“霾”,与雾不同,可以持续多日,甚至长达一个月。《元史》也有至元六年(1340)腊月“风霾蔽都城数日”的记载。
(1)霾和雾有何不同?
(2)你觉得“霾雾”与“雾霾”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3)第五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说明其作用。
(4)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的说明,谈谈你对人与雾霾关系的认识。
【材料一】雾霾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现在的灰霾,实际上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假如灰霾中混杂着有害物质,就会对健康产生直接危害,包括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破坏。雾霾天气时光照严重不足,接近底层的紫外线明显减弱,使得空气中细菌很难被杀死,从而传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雾霾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雾霾还在继续,危害没有停息,对雾霾的治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材料二】人类对雾霾的治理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上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在街道上使用一种钙基粘合剂治理大气污染,雾霾区的微粒下降了14%;美国经过一个世纪的反复修改,形成了《清洁空气法》,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德国则补贴机动车车主安装尾气清洁装置;而日本将城市绿化作为治理雾霾的重要措施,东京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有绿地,必须搞楼顶绿化。历史证明,人类对雾霾的治理是有成效的,雾霾最终是可以治理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取,阅读全文,找到“霾”与“雾”的特点,根据第二段“霾和雾有所不同.‘雾’是一种自然天象,主要由气体组成…雾柔美、朦胧而神秘…霾就不同了…也是自古就有的一种天象…随着人为因素越来越频繁地介入,如今已成了一种污染…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通俗说法,就是PM2.5(细颗粒物)严重超标”,据此提取关键语句就可以解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信息提取,找到介绍“雾霾”和“霾雾”的语段在第四段,根据第四段可知两者不是一回事,用第四段原文即可解释原因.
(3)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第五段引用了大量的资料,所以是引资料(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资料,起到的作用是可以使说明的内容更加充实,增加文章的想象性和文学性,增添了文学色彩,富有诗情画意.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时需要结合文章内容以及所给材料,谈谈人与雾霾关系,言之成理即可.文章介绍的是我国古代人民对霾就已经有了认识,而且随着人为因素越来越频繁地介入,如今已成了一种污染;材料一说的是“雾霾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雾霾的治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历史证明,人类对雾霾的治理是有成效的,雾霾最终是可以治理的”,据此解答即可.
答案:
(1)“雾”是一种气体,朦胧而神秘;“霾”是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雾霾.
(雾:自然现象,自古就有;由气体组成;感觉柔美、朦胧、神秘;持续时间短.霾:自古就有.古代:因风而起尘土从天而下,天色昏暗,可持续多日.无美感.现代:人为介入,污染;是空气中悬浮大量烟、尘等微粒而成,混浊;通俗说法,PM2.5超标.)
(2).答案:不是一回事.“霾雾”是夹杂有尘霾的雾,中心词是“雾”;“雾霾”则是“像迷雾一样的霾”,中心词是“霾”.
(3).引资料;引用了汉刘熙《释名•释天》中的:“风而雨土曰霾.霾,晦也,言如物尘晦之色也”,说明了古代人对霾的认识,使内容更加充实,增添了文学色彩.
(4)①人类自古对霾就有认识.
②雾霾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治理雾霾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③人类对雾霾的治理是有成效的,雾霾最终是可以治理的
看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环境保护霾是当空气相对干燥时,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悬浮颗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大气混浊,  2020-05-13 …

霾是当空气相对干燥时,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悬浮颗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大气混浊,导致能见  2020-05-13 …

中央气象台2015年10月24日上午发布霾黄色预警,挥之不去的雾霾天气再次“侵扰”中东部地区。今年  2020-05-13 …

我国地理条件复杂,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a阴影表示哪种气象灾  2020-05-17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古代也有“霾”①近来时见“又一波雾霾汹汹来袭”“京津冀持续受雾霾困  2020-07-03 …

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频发雾霾天气,北至北京、河北,南至四川……多地空气显示“重度污染”,部分突  2020-07-05 …

假设你是红星中学高三(1)班学生李华,针对北京雾霾频发的现象,你们班上周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请根  2020-11-2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近来时见“又一波雾霾汹涌来袭”“京津冀持续受雾霾困扰”,以及“中央气  2020-11-28 …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材料一:河北省气象台2015年10月22日11时,发布霾红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下午  2020-12-08 …

进入冬季后,石家庄市区连续出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其中霾是微粒悬浮形成的,而雾是水蒸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