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周昌者,沛人也。秦时为泗水卒史。及高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周昌自卒史从沛公,沛公以周昌为职志。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周昌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周昌者,沛人也。秦时为泗水卒史。及高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周昌自卒史从沛公,沛公以周昌为职志。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周昌为中尉。尝从击破项籍.以六年中封周昌为汾阴侯。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昌尝燕时入奏事,高祖方拥戚姬,昌还走。高祖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能得。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是后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赵尧侍高祖,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戚夫人与吕后有卻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然。吾念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于是徙周昌为赵相。

高祖崩.吕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

于是吕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昌既征,吕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节选自《史记·张丞相列传》﹚

注释:①燕时:“燕”通“宴”,安闲,燕时指休息的时候。

16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昌                         还:转身 

B.然尤周昌                     惮:怕   

C.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     万岁:对君王的敬称

D.陛下独宜为赵王贵强相         置:安排

17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               吾还也

B.陛下独宜赵王置贵强相             谁为大王此计者

C.上欣然                         臣与将军戮力攻秦

D.周昌谢病不朝见                   不如善遇之

18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周昌直言不讳、敢于据理力争的一组是(    )

①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②而周昌廷争之强

③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④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

⑤周昌固为不遣赵王                             ⑥周昌因谢病不朝见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昌虽口吃,但为人耿直,敢于直谏,终使高祖放弃了“改立太子”的打算。

B.汉高祖刘邦是一个不拘小节、以社稷为重、处处为国着想的君王。

C.周昌坚决反对立赵王为太子,高祖死后.他却极力维护赵王安全。

D.赵王如意被吕后执意召至长安,饮药而死,最终解除了吕后心头之患。

20翻译。

1)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

2)吾念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6.C

17.C

18.A

19.B

20.(1)高祖独自心中不高兴,慷慨悲歌,群臣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这样)。

(2)我考虑此事是想这样,但是群臣谁能(担此重任)呢?

【解析】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C项这里的“万岁”是指:国君去世的委婉说法。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17.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察文言虚词。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C连词,表修饰关系;A①代词,他的,②代词,自己;B①介词,替,给②动词,制定,出;D①连词,于是,②介词,趁机。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易错警示】针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18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语境中,结合语法和逻辑的分析,疏通文意;难点在于理解词语的用法(即词性)。方法应用上首先,分清虚实。如“因、何、若、之”等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其次,辨明词性。一个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如:“焉”可以是代词、副词、助词。再次,对比古今。有的沿用下来,有的用法变化,有的作用完全消失。最后,注意特殊虚词。兼词、虚词连用,如“何以”“孰与”等。

18.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先看题干中有没有“直接表现”的字样,然后分析所给文段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人物的所作所为,再分析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性格,用排除法做准确率高还节省时间,此题对象是“周昌”性格特征是“直言不讳、敢于据理力争”, ④是赵尧所说,不是“直接表现”;⑤⑥不涉及“直言不讳”。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技巧点拨】阅读史传类文字,在筛选信息的时候,应理清以下四点:

1.人物。要明白其所记谁人,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多少人。

2.职官。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要明白其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3.事件。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的若干事迹,或孝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

4.品格。高考所选的传记文,传主都是正派人物,而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因此,阅读时应特别注意这些方面。

1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项,“处处为国着想的君王”错,并非“处处”为国着想,从宠爱戚姬、欲废太子一事即可见。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20.

试题分析:翻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重点字词有:(1)独:独自;悲歌:慷慨悲歌;所以:……的原因;然:这样。(2)念欲:考虑;是:这;群臣谁可者:补出省略的内容,但是群臣谁能(担此重任)呢。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参考译文】

周昌是沛县人。秦朝时担任泗水卒史。等到汉高祖在沛县起兵的时候,打败了泗水郡的那守、郡监。从此周昌以卒史的资历追随沛公,沛公命周昌担任职志。(周昌)跟从沛公入关,推翻了秦。沛公被封为汉王,任命周昌为中尉。曾经跟随(沛公)打败项籍,在(高祖)六年中,封周昌为汾阴侯。

周昌为人刚强,敢于直言。周昌曾经(在高祖)休息时进宫奏事,高祖正拥抱成姬,周昌(见此情景)回头便跑。高帝追赶上(他).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道:“我是什么样的皇帝?”周昌昂起头说:“陛下就是夏桀、商纣(那样)的皇帝。”在这种情况下高祖大笑,但是(从此却)特别敬畏周昌。等到高祖想 废掉太子,立戚姬的儿子如意为太子时,大臣们坚决反对这样做,(但)都没能成功。周昌在朝廷上极力争辩,高祖问他的理由.周昌本来有口吃的毛病,又非常气愤。(也就口吃得更加厉害了,他)说:“我的嘴不太会说.但我期……期……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陛下虽然想废掉太子,(但)我期……期……不接受您的诏令。”�

看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孔子的话"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有人根据他的这句话判断他是个主张历史倒退的人,《论语·  2020-06-04 …

关于“沛”的词语有哪些?(两个以上)两个字的,四个字的都行  2020-06-28 …

“生于沛,学于泗,长于濠,凤阳昔钟天子气;始为僧,继为王,终为帝,龙兴今仰圣人容。”这副对联描写的  2020-07-03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周昌者,沛人也。秦时为泗水卒史。及高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周昌自  2020-07-03 …

有个问题“黄帝所封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他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这是史记  2020-07-04 …

论语《八佾》篇“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何解?论语《八佾》篇“子曰:周监于二代,郁  2020-07-04 …

孔子认为周礼是理想之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一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是()A.诸侯  2020-07-04 …

《论语·八佾》记录孔子的话:“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荀子》说:“由士以上则必以礼节之  2020-07-25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周昌者,沛人也。秦时为泗水卒史。及高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周昌自卒  2020-11-03 …

孔子认为周礼是理想之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一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是A.诸侯不满封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