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为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

题目详情

阅读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为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勃海之尾,隐土之北。”遂卒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勃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本段节选自课文_________。这是一则_________故事。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移山的艰难。

2.对“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于是带领子孙能挑担的三个夫人,叩石垦壤,用箕畚运到渤海的边上。

B.于是带领子孙能挑担的三个人,叩石垦壤,用箕畚运到渤海的尾巴上。

C.于是就带领子孙能挑担的几个人,叩石垦壤,用箕畚运到渤海的边上。

D.于是就带领子孙中能挑担的几个人,叩石垦壤,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3.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例句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跳往助之”。

A.投诸渤海之尾。

B.桓侯故使人问之。

C.久之,目似瞑。

D.君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愚公移山》,寓言,“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C

3.B

看了 阅读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类文阅读月是故乡明(节选)季羡林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  2020-04-06 …

1916年孙中山先生曾对“宁波帮”企业家作过高度评价: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  2020-05-16 …

文言文翻译汝彼娘之大去老妪,若非吾之留去操之在汝,今日言吾之阖眼小憩,定当顶不少於两三句.愤也,小  2020-05-16 …

其中一句翻译,急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  2020-06-29 …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020-11-26 …

也许你攀登过“一览众山小”的泰山,也许你游玩过那秀丽甲天下的漓江水,也许你曾到过风景迥异的异国他乡;  2020-11-30 …

请大家帮我解释一些这首诗的意思~谢谢人生无非山海,出发时激情如海,到达时淡然如山.也曾身随潮流,终会  2020-12-07 …

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  2020-12-14 …

徘徊着的在路上的易碎的骄傲着那也曾是我的模样沸腾着的不安着的你要去哪谜一样的沉默着的故事你真的在听吗  2020-12-14 …

徘徊着的,在路上的,你要走吗,易碎的,骄傲的,那也曾是我的模样,沸腾着的,不安着的,你要去哪,谜一样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