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伶官①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注】①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宫廷里供统治者娱乐的人物。
(1)下列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B.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C.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D.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2)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六一居士”即欧阳修,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欧阳修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B.晋王,中国古代王爵。中国古代册封的晋王较多,历史上有名的晋王有三国时期晋王司马昭、司马炎,两晋时期晋王司马睿等。
C.函,钱币术语,钱的方孔或者圆孔叫做函;文中“函”指的是木匣子。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作者认为,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
B.文章笔力雄健,表达情见乎辞,篇幅短小,但在气势的表达效果上相对较差。
C.欧阳修目睹国家积弱不振的现实和当权者的骄奢淫逸,忧心仲仲;欧阳修写这篇史论意在为当时的统治者敲响警钟,可谓寄语深长,发人深省。
D.在写法上,则欲抑而先扬,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首先虚词“则”表顺承关系,其前应断开,由此可排除B、C两项.根据文意,“以一少牢告庙”是“从事”的宾语,不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A.句子翻译为: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2)C    文中“函”指的是用木匣子装,名词作动词用.
(3)B     “但在气势的表达效果上相对较差”表述不准确,本文虽然短小,但是说理性非常强.
(4)①至于:到了;何其:怎么那样;岂:难道;易:容易.句子翻译为: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
②兴、亡:使动用法,使…兴、使…亡;逸豫:安乐;盛:兴盛;举:全.句子翻译为: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

答案:
(1)A
(2)C
(3)B
(4)①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
②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

参考译文: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
《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只有乐工(是所溺的成分)吗?于是作《伶官传》.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诸葛亮舌战群儒:“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  2020-04-25 …

伯夷论事有出于千世之前翻译事有出于千世之前,圣贤辩之甚详而明,然后世不深考之,因以偏见独识,遂以为  2020-06-16 …

《礼记·乐记》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  2020-06-17 …

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说:“今之称西人者,曰彼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机巧而已。不知吾今兹之所见所闻,  2020-06-19 …

英语翻译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  2020-06-20 …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的划线部分断句。(4分)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  2020-07-06 …

“开元盛世”被很多史学家称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开元盛世”之后,唐朝逐渐走向衰落。  2020-07-28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产生的一部出类拔萃的杰作.千余年来,影响深远,后世之儒雅学子,,莫不仰其俊秀  2020-11-14 …

古文:以下“之”的意思分别是: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2.又以悲夫古书之不从3.秋  2020-12-14 …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