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

题目详情
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慎有释义,排列则用班固.
故六书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 象形
说文叙:“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具四肢和龟甲,“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鸟”则是一只侧有丰羽、下有肢爪的飞鸟,“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户”字则仅有一扇门.“车”字是中有车座、侧有轮子、再加上轮轴贯穿其中的对称字,“乐”字则是大鼓小鼓等乐器置于架上的象形字.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象形字的“正例”:纯粹随着原型画下来的,形体上没有太大改变,例如:日、月、禾、门、鸟等字.
象形字的“变例”共有三种:
* 第一种为“增体象形”:以前称为“合体象形”或“复数象形”.例如 “果”加“木”.
* 第二种为“省体象形”:例如“鸟”字省略中间眼睛,成为“乌”字.
* 第三种为“加声象形”:例如“齿”字本没有上方“止”字,为表示声符而加上.(注意:这种字已向“形声”类别发展,许多文字学者亦把这类字归进形声字中.)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较大,因为有些事物难以描绘.
2. 指事
说文叙:“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中含有绘画较抽像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一”、“二”、“三”、“亖”(四的古文)则由一、两、三、四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象的部份.
“指”表指示,“指”的方法有四种:
* 第一种用纯体来指示:纯体就是不增、不减、不变的单纯形体,例如“齐”字,本指麦吐穗上平.
* 第二种用增体来指示:在原已成文的形体外,加上不成文的符号,例如“曰”字,本只有“口”,后来加上上部一画,成为“曰”.
* 第三种用变体来指示: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位置的变更,例如“人”字变做“尸”字.二是笔划的变更,如“大”字变做“交”字.
* 第四种用省体来指示:在原已成文的形体内,减省部份笔画.
而“事”的内涵,则包括观念、状态动作、抽象事物的名称.
纯体指事为正例,增体、变体、省体则为变例.
3. 形声
说文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表意需求,使用上述几种方法产生的汉字便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含义.为了表义清晰,人们便通过为字加偏旁造新字的方法,把意思区分出来.如“青”字本有很多含义,后来形容水,造“清”字表达;形容天气,造“晴”字表达;形容昆虫,造“蜻”字表达;形容人类恳求的行为,造“请”字表达,这样“青”字本身便只来形容颜色.
形声属于“合体组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
* “叶”字,形旁是“艸”,表示它是植物,声旁是“枼”,表示它的发音与“枼”字相近;
* “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
* “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上下两排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 “鸡”则是右方形旁从“隹”(短尾鸟),左方声旁从“奚”来发音之鸟禽类;
* “麪”左方形旁是“麦”,指其原料为小麦,右方声旁从“丏”,表示发音与“丏”相近;
* “发”左下的形旁为“弓”字,表示与弓有关,字意是指以弓将矢发出,右上的声旁为“癹”来表示它的读音.
4. 会意
说文叙:“会意者,比类合宜,以见指㧑,武信是也.”
属于“合体组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 “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电”因“雨”而“申”,用以表示雷电之意.
有部分汉字,会同时兼有会意和形声的特点.例如“功”字,既可视为以“力”和“工”会意,而“工”亦有声旁的特点;“返”字,既可视为以“反”和“辵” (解作行走,偏旁作“辶”)会意,而“反”亦有声旁的特点.这类字称为会意兼形声字.
5. 转注
《说文》叙:“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转注有不同的解释:一是“形转”,二是“音转”,三是“义转”.由于许慎对于转注的定义简单,《说文》九千余字中亦未指出哪些是转注之字例,后世对转注之确切意义莫衷一是,至今无定论.
根据《说文》转注字的条件是:“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1. “建类一首”指的是字的音形相近,属于同一类别.
2. “同意相受”是指两字的字义相同,可以相互解释.
典型的转注的例子有:顶和颠,考和老,缉和绩,窍和空,育和毓,疏和疎,泪和泪,追和逐,定和㝎.
6. 假借
说文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语,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一些难以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来表达的概念,往往使用假借之法,使该概念不致于无字可写.如虚词“莫、也、矣、者、焉”,代词“我、吾、汝、乃、其” 等字,本来各有自己的本义,但这些虚词、代词,难以用上述各造字方法来创造对应的汉字,于是先人只好假借这些字来表达此等概念.
有人会把“本有其字”的通假字,与六书中“本无其字”的假借字相混.
六书的运用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好像“猫”、“軚”、“锎”是形声字,“凹”、“凸”、“氹”是指事字,“曱”、 “甴”是象形字,“畑”、“辻”、“奀”是会意字,“锿”、 “錀”是形声兼会意字(“爱”既标音,亦指爱因斯坦.该化学元素的外文乃以爱因斯坦来命名.“錀”字的“仑”旁同理,该元素乃以伦琴命名).这些新字,当中包含了日本国字,亦依从六书来造字.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鲮”、 “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字.
看了 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