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36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

题目详情
(36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五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6分)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0分)
(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10分)
(4)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10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答三点即可)
(2)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答五点即可)
(3)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
(4)西方: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中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答二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


看了 (36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以下历史材料,回答问题(抓紧时间回答阿,)一.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后于焦、黄帝之  2020-06-08 …

根据下列材料,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  2020-06-11 …

材料作文,螃蟹的故事关于竞争据说,在东南沿海一带,渔民在捕到螃蟹后,将螃蟹放进一个上小肚大的竹篓里  2020-06-18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  2020-06-27 …

\x05下列项目,可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核算的有A购进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差额B购进材  2020-07-11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下图材料二:(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蓟,  2020-11-29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图材料二:“(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蓟,  2020-11-29 …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的部分实力派人物看到了中国在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上远远落后于西方,主  2020-12-0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  2020-12-16 …

材料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材料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根据材料回答:(1)两则材料分别属于什么观点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