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宋廷对于在任官员的考核,被称之为“考课”或“课绩”,原则上是对于官员品德操守及才干绩效的综合评定。这种考核既是对官员业绩的检查与督励,也是朝廷多方获取信息的途径

题目详情
材料    宋廷对于在任官员的考核,被称之为“考课”或“课绩”,原则上是对于官员品德操守及才干绩效的综合评定。这种考核既是对官员业绩的检查与督励,也是朝廷多方获取信息的途径之一。在考课令文中,对于“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地位,“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构成为“四善”。在考核各级官吏时,基本实行“三等考第”之制来评价官员任内表现,以特行升黜。宋廷要求在申报课绩时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地方官员要逐年申报任内业绩。宋代考课法实施中,“官给历纸,验考批书”。“历纸”即官员功过的明细登录单,“批书”即由负责部门核验填报的内容,是课绩定等的主要依据之一。课绩制度在其施行过程中,日渐发展起程式化的倾向。课绩定等通常是根据职务高低要冗等既定因素而非实际表现,对绝大多数官员书以固定的“常考”。能力、绩效互异,考第却无不同。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考课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朝的考课制度。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原则上是对于官员品德操守及才干绩效的综合评定”可以得出综合考核;“对于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地位”可以得出注重德行的考核;“在考核各级官吏时,基本实行三等考第之制来评价官员任内表现,以特行升黜”可以得出将考核结果作为官吏升降任免的标准;“课绩制度在其施行过程中,日渐发展起程式化的倾向”、“对绝大多数官员书以固定的常考”可以得出考核走向固化、程序化;“宋廷要求在申报课绩时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地方官员要逐年申报任内业绩”可以得出重视文档资料.
(2)本小问的评价,依据第一问的特点和材料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的考课制度有利于澄清吏治,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调动官员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后来流于形式,失去了考课应有的作用.
故答案为:
(1)综合考核;注重德行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官吏升降任免的标准;考核走向固化、程序化;重视文档资料.
(2)有利于澄清吏治,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调动官员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后来流于形式,失去了考课应有的作用.
看了 材料宋廷对于在任官员的考核,...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分析李先生为什么被淘汰?请结合说明你在工作小组与人沟通时如何运用倾听技巧,以及对倾听过程.李先生前  2020-04-26 …

握住母亲的脚(节选)①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  2020-06-22 …

晋惠帝在华林园,闻蛤蟆声,问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  2020-06-22 …

晋惠帝在华林园,闻蛤蟆声,问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  2020-06-22 …

李先生前一段时间去应聘一个采编岗位,对主考官说自己发表了30万字的文章。考官针对这一点提问:“在前面  2020-11-06 …

阅读理解。(14分)握住母亲的脚⑴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  2020-12-25 …

古人“心”“脑”认识古人(华夏文明)是否认为是用心在思考?对大脑有无认识?(很多成语,古代学派中都突  2021-01-08 …

当政者的治国理念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忧国忧民的士大夫和历代统治者都在思考对策,如何保障社会稳定,并  2021-01-14 …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贞观初,岁定京官望高者二人,分校京官、外官考……中品以下,四考皆中中者,进  2021-01-16 …

考试呼唤公正严明、学富五车的考官。考官在考场以文化知识裁断考卷,但在官场却又是不大不小的官员。,。,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