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民族习性与民族精神张岱年古人常说:“国有与立。”一个国家必有足以立国的基础。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延续发展了几千年,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民族习性与民族精神
张岱年
古人常说: “ 国有与立。 ” 一个国家必有足以立国的基础。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延续发展了几千年,必然有其足以自立的思想基础。
近三百年来,中国落后了,这也不是偶然的,必有其一定的原因。正确认识民族延续发展的内在基础,正确了解民族迟缓落后的基本原因,是今天的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20 年代,很多人研讨如何改造国民性的问题,意在考察中国落后的根源。这无疑是必要的。于是揭出了国民的一些劣根性,如愚昧、散漫、奴性、盲从之类。事实上,这些都是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在专制政治的压迫之下千百年来养成的习性。习性不是遗传性,而是世代养成的习惯。
民族的习性是否就是这些呢?
在中国历史上,屡次发生反对外来侵略斗争,更屡次出现反对统治者暴政的斗争。这些不能说是奴性盲从的表现,而是反对压迫、反对奴役的英勇斗争。应该承认,中国人民有一个争取自由、争取人格尊严的传统。如果认为中国人民仅只有一些劣根性,那是没有根据的。
谈论国民性,不能不涉及古代哲学思想。哲学思想植根于民族习性的土壤中,又能起一定的陶铸民族习性的作用。在哲学思想的领域中,从汉代以后,直至辛亥革命,儒学占有统治地位,而道家思想也流传不绝;南北朝隋唐时代,佛教亦发挥了广泛的影响,但在社会上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儒家学说。儒学鼓吹三纲五伦,三纲是 “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五伦是君巨、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在封建时代,三纲之说确实是束缚人民的精神枷锁,随着专制主义的加强,强调臣对于君、子对于父,妻对于夫的绝对服从,斫丧了人民活动的生机。儒家宣扬的三纲之说,确实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沉重枷锁。但是,历史究竟前进了,辛亥革命打破了君为臣纲, “ 五四 ” 运动批判了父权和夫权,但是旧思想仍有一定影响。个人崇拜实际上是变相的君为巨纲。家长制作风、重男轻女的旧现念尚待消除。
儒家是否只讲三纲五伦呢?那又不然。孔子维护君权,但是不赞同个人独裁,认为国君如果要求 “ 言莫予违 ” ,就会有亡国的危险;更反对暴政,宣称 “ 苛政猛于虎 ” 。孔子肯定人人都有独立的意志,断言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孟子更提出 “ 天爵 ”“ 良贵 ” 之说,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内在价值,这价值即在于道德自觉性。孟子宣扬大丈夫的标准是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这对于广大人民,特别是对于知识分子,树立了激励人心的榜样。不可否认,儒家这一方面的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确实起过积极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讲,儒家学说中,除三纲五伦之外,也还有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观点。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一个民族应该对于自己的民族精神有比较明确的自我认识。
1. 下列对 “ 民族精神 ” 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民族精神不是一个民族的先辈遗传下来的,而是在千百年专制政治压迫下世代养成的。
B .民族精神中有些方面可能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基础,但另一些方面也可能成为导致民族发展迟缓的基本原因。
C .民族精神就是那些最终会成为生活行动中的最高指导原则、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思想观念。
D .民族精神也可以称为民族文化,它应该有着广泛的影响,并能激励人们前进,促进社会的发展。
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历史上,屡次发生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更屡次出现反对统治者暴政的斗争,因此,说中华民族有奴性、盲从的劣根性是没有根据的。
B .汉代以后,直至辛亥革命, “ 三纲五常 ” 的儒学占统治地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相比较而言,汉代以前,�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1.
分 析:
A、B两项都是关于民族习性的问题。D原文是民族精神“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
分 析:
此题要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带着思考题回到原文中,找到原句,结合上下句进行比较、理解,可以用假设代入法。A、“如果认为中国人民仅只有一些劣根性,那是没有根据的”。B、没有根据。C、应该是儒家部分思想。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
分 析:
儒家维护君权,但是不赞同个人独裁。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英语翻译中国与新加坡的人基本上没什么不同的,只不过多了很多不同国家的人.许多人从中国南方省份、印度 2020-05-14 …
翻译英语“广东省以外的中国人基本都听不懂广东话" 2020-05-17 …
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2年11月4日,中国总理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 2020-07-07 …
(附加题)2010年1月“广州—东莞首届国际小型猪学术论坛”在南方医科大学开幕,大会认为:去年8月, 2020-12-06 …
我国人口国策的基本内容是()A.实行计划生育B.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C.积极鼓励生育D.东部人口有 2020-12-23 …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大规模的基层人民代表选举。广东省归国华侨陈聪参加选举大会后,兴奋地 2020-12-29 …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大规模的基层人民代表选举。广东省归国华侨陈聪参加选举大会后,兴奋地 2021-01-08 …
关于我国的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B.我国的人口分布不 2021-01-18 …
读图,东亚五国分布图,回答7--8题7.东亚五国中人口数量在一亿以上的有()8.从A--B人口分布呈 2021-01-18 …
人口国情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30年前,我国在正确把握人口国情的基础 2021-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