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关于孔子论语的问题,.急1.怎样理解孔子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和“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2.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题目详情
关于孔子论语的问题,.急
1.怎样理解孔子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和“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2.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结合当今的社会生活,谈谈孔子的人生态度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案不要太长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也就是成语所说的“用行舍藏”或“用舍行藏”,它最为精炼地表达了儒者对于出仕与退隐,入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言必信”,讲了的话一定要兑现.“行必果”,做事一定有结果,有始有终.这种普遍得连最固执的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你拿来问我是否为做‘士’的标准.这也太小看自己了些吧!”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就是说,一个国家如果是有道的,即社会秩序是公平的、是真正按能分配的、官员都是廉洁奉公的,这个时候,你却混的很差,没钱、没地位,那么你应该感到羞耻,因为这说明你或者懒惰,或者无能;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国家是无道的,即社会秩序严重不平等、财富是按权势分配、官员腐败成风,这个时候你却混的很好,有钱有地位,那么你应该感到羞耻,因为这说明你的财富和地位来路不正,都是些不义之得.
  结合当今的社会生活,谈谈孔子的人生态度有什么现实意义?
  孔子在道德伦理思想的贡献,即他提出并仔细论证了一个新观念——"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观.用一句简洁的话来表达,就是:君子应当为他人,为崇高理想的实现而自强不息.在孔子看来,"仁"是众多道德规范的综合,恭,宽, 敏,惠等等.那么"仁"的核心是什么据《论语·颜渊》记载,孔子对此的回答是"爱人",爱人与尊重人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所以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要站住脚,必须让别人也站住脚,自己要做成事情,同时也要让别人把事做成.由此看来,"仁"的精神与损人利己是完全不相容的,这种爱心并不是爱自己的亲人,而是由此作为起点去爱大众."泛爱众而亲仁"怎么才算博爱大众呢孔子回答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即对老者关怀尊敬,对朋友忠实诚信,对少年注重教育.这些是博爱大众的标准.尊老,诚信是调解人与人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内容.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培养了大批弟子,其中比较优秀的的就有七十余人,这些人沿着孔子确立的思想方向,对儒家作了全面论述.在战国时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孔子的思想体系,从而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其中以"仁"为核心作为儒家思想的基本思想,比如孔子曾经分析人的各种品性,孟子将它加以理论概括成为仁,义,礼,智四端作为作人的标准.
  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除在当时打破“学在官府”局面而使文化下移,促进士阶层兴起外,今天的义务教育也与之不无联系.
  2、教育作用于社会和培养人.今天于此尚有偏差,圣人先见何等高明!
  3、教育目的培养“士”.辩证地看“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既有重大意义也有引起偏差理解的副作用.
  4、教育内容“文、行、忠、信”.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既重德育又不薄智育.加工整理补充修订“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紧扣“文、行、忠、信”施教.其于礼仪之邦的深刻影响举世公认.作为当今教育工作者不能不认真领会.
  辩证地看待,孔子的教育思想确有自相矛盾之处,如鄙视生产劳动等实际知识,又囿于当时自然科学知识的贫乏,忽视思辨知识和能力培养,缺乏充分的哲学思辨气息.这也可以说与死板教条教学有一定的源流关系.
  5、道德教育四原则:
  (1)立志有恒 当代教育应于此认真反思,实施“挫折教育”.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发人深省.养尊处优,好逸恶劳,玩物丧志,“不知好歹”的状况令人忧虑.
  (2)克己内省 当代教育,包括教师在内,很缺乏此种精神,为人师表意识淡漠;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负,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以人之过掩饰自己之过.当然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孔子思想带来的消极一面;要培养学生胆大心细,发展个性,有主见又能理解别人.
  (3)改过迁善 要敢于认错勇于改过,切忌文过饰非.怎样看待教师自身的不足,最好的方法就是勇于正视,努力学习,敢于自责.
  (4)身体力行 言行一致对于教育工作者尤其不可忽视,教师言不由衷学生还不会理解,其负面效应特强.
  6、教与学主张八原理:
  (1)勤于学习,广于见闻 当代教育,既应教导学生,更应要求教师自己,即“群体观”,摆正教师群体中个人位置,取长补短才大有裨益.
  (2)学而时习,温故知新 师生都应学而时习,培养温故知新,用教改新名词谓之“反刍”和“迁移”,要防死记硬背,纸上谈兵,要注重培养的是牢固掌握知识,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学思并重,以学为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学以致用,言行相符 当今教育也存在学用分离的问题,比如语文教师写不好文章,说不好话(结巴、不畅、不规范、口头禅),学生识读、书写水平低,会背条条不会应用等等.
  (5)虚心求学,奋发不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老师成为教书匠,往往就是缺乏奋发不息的求学精神,故作玄妙,装得神秘,实际又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使自身渐渐老化、僵化、退化.
  (6)启发思维,举一反三 当今教改强调的就是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学;语文单元教学重在举一反三,实现纵横迁移.
  (7)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 备课要备学校、备教师、备学生、备教材.照本宣科,满堂灌实际是惰性的表现.学生观“天生其人必有才”.
  (8)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要认真领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为人师表须有强烈的角色意识,当然另一方面也应培养学生“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独立人格意识.
  搂主看,这样行吗?
看了 关于孔子论语的问题,.急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  2020-04-26 …

有人这样评论康有为的教育行为:"先生之诲人也,……非欲养成死啃章句之陋儒,故草有人这样评论康有为的  2020-05-16 …

诗文名句填空。(1)《蜀道难》中,诗人李白在叹蜀道之高时,用衬托手法,生动暗示行人入蜀艰难的诗句是  2020-06-16 …

英语翻译第一句:其学道德仁义,其事父子君臣,其守闲正距放,其理濂洛关闵,言行罔非法物,绅士谒其后尘  2020-06-21 …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2020-06-25 …

阅读下文,请用“/”为画线句断句。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  2020-06-29 …

维新思想家严复说“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  2020-07-04 …

女娲补天的故事中的好句,一定要有比喻句拟人句之类的,我在故事当中找不到,不是我懒,而是找不到呀.  2020-07-05 …

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世论行善者福至,为恶者祸来。福祸之应:皆天也,人  2020-07-06 …

英语翻译一:盖有字句之诗,人籁也;无字句之诗,天籁也.解此者,能使天籁人籁凑泊而成,则于诗之道思过  2020-0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