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菩萨蛮•秋朱淑真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菩萨蛮•秋
朱淑真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1)“何处寒砧作”令人联想到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名句:“寒衣处处催刀尺,___。”
(2)本词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秋景,试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
(3)“何处寒砧作”不仅使得前后词意勾连,而且境界阔大,试做具体分析。
菩萨蛮•秋
朱淑真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1)“何处寒砧作”令人联想到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名句:“寒衣处处催刀尺,___。”
(2)本词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秋景,试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
(3)“何处寒砧作”不仅使得前后词意勾连,而且境界阔大,试做具体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注意不要写错“暮”“砧”.
(2)先明确诗中所运用的视觉描写、听觉描写以及拟人手法;第二,结合诗句具体点明阐述;第三,点明其表达的效果.采用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突出秋景之萧索;采用拟人手法,突出了秋景的凄寒.
(3)本题赏析诗歌的语言,重点赏析诗句作用.题干已经指明了“不仅使得前后词意勾连,而且境界阔大”的答题方向.作为中间的诗句,从结构上看,承上启下,结合具体诗句“起来钩翠箔”“逼人风露寒”具体点明,明确其前后词意勾连;内容上看,“何处寒砧作”的“何处”说明了是“处处”,表明孤独而有远思的人绝不只是诗人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显得境界阔大.
答案:
(1)白帝城高急暮砧
(2)作者采用视觉描写描写了秋色和秋光.采用听觉描写了秋声.逼人风露寒采用拟人手法,突出秋景之凄寒.
(3)在结构上承上启下.表明孤独而有远思的人绝不只是诗人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这样诗歌的意境扩大了,情感升华了,主旨深化了.
译文:
远处山上的小亭依稀可见,近处水上的楼台尽入眼底.一个人躺在帷帐之中,无人相伴.双眉上还是旧愁,心中又添了新愁.转身起来,坐在窗前,眼前不时有流萤飞过.抬着望着天空一轮明月,想必是明月也怜惜我的忧愁,不忍变圆.
赏析:“春秋多佳日”.“山亭水榭”的风光当分外迷人,但词人却以极冷漠的笔调作出此词,因为“良辰美景奈何天”,消除不了“凤帏”中之“寂寞”--独处无郎,还有什么赏心乐事可言呢?“凤帏”句使人联想到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名句:“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如此情状,叫人怎不颦眉,怎不愁闷?有意味的是,词人使“愁闷”与“颦眉”分属于“新”“旧”二字.“旧”字以见女主人公愁情之久长“新”字则表现其愁情之与日俱增.一愁未去,一愁又生,这是“新”;而所有的愁都与相思有关,这又是“旧”.“新”“旧”二字相映成趣,更觉情深.
辗转反侧,失眠多时,于是乃有“起来”而“临绣户”似乎是在期待心上人的到来.然而户外所见,只不过“时有疏萤度”而已,其人望来终不来.此时,女主人公空虚寂寞的情怀,是难以排遣的.在这关键处,词人又却又写出了一丝安慰,也算是自慰吧!词人给她一点安慰,一轮缺月,高挂中天,并赋予它人情味,说它因怜悯闺中人的孤栖,不忍独圆.“多谢”二字,痴极妙极.同是写孤独情怀,苏东坡在圆月上做文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朱淑真则在缺月上做文章“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移情于物,怨谢由我,真有异曲同工同妙.此词最有兴味之所在正是结尾两句.
(2)先明确诗中所运用的视觉描写、听觉描写以及拟人手法;第二,结合诗句具体点明阐述;第三,点明其表达的效果.采用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突出秋景之萧索;采用拟人手法,突出了秋景的凄寒.
(3)本题赏析诗歌的语言,重点赏析诗句作用.题干已经指明了“不仅使得前后词意勾连,而且境界阔大”的答题方向.作为中间的诗句,从结构上看,承上启下,结合具体诗句“起来钩翠箔”“逼人风露寒”具体点明,明确其前后词意勾连;内容上看,“何处寒砧作”的“何处”说明了是“处处”,表明孤独而有远思的人绝不只是诗人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显得境界阔大.
答案:
(1)白帝城高急暮砧
(2)作者采用视觉描写描写了秋色和秋光.采用听觉描写了秋声.逼人风露寒采用拟人手法,突出秋景之凄寒.
(3)在结构上承上启下.表明孤独而有远思的人绝不只是诗人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这样诗歌的意境扩大了,情感升华了,主旨深化了.
译文:
远处山上的小亭依稀可见,近处水上的楼台尽入眼底.一个人躺在帷帐之中,无人相伴.双眉上还是旧愁,心中又添了新愁.转身起来,坐在窗前,眼前不时有流萤飞过.抬着望着天空一轮明月,想必是明月也怜惜我的忧愁,不忍变圆.
赏析:“春秋多佳日”.“山亭水榭”的风光当分外迷人,但词人却以极冷漠的笔调作出此词,因为“良辰美景奈何天”,消除不了“凤帏”中之“寂寞”--独处无郎,还有什么赏心乐事可言呢?“凤帏”句使人联想到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名句:“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如此情状,叫人怎不颦眉,怎不愁闷?有意味的是,词人使“愁闷”与“颦眉”分属于“新”“旧”二字.“旧”字以见女主人公愁情之久长“新”字则表现其愁情之与日俱增.一愁未去,一愁又生,这是“新”;而所有的愁都与相思有关,这又是“旧”.“新”“旧”二字相映成趣,更觉情深.
辗转反侧,失眠多时,于是乃有“起来”而“临绣户”似乎是在期待心上人的到来.然而户外所见,只不过“时有疏萤度”而已,其人望来终不来.此时,女主人公空虚寂寞的情怀,是难以排遣的.在这关键处,词人又却又写出了一丝安慰,也算是自慰吧!词人给她一点安慰,一轮缺月,高挂中天,并赋予它人情味,说它因怜悯闺中人的孤栖,不忍独圆.“多谢”二字,痴极妙极.同是写孤独情怀,苏东坡在圆月上做文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朱淑真则在缺月上做文章“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移情于物,怨谢由我,真有异曲同工同妙.此词最有兴味之所在正是结尾两句.
看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菩...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串联电路中一个灯泡亮一个灯泡不亮的原因两个串联的灯泡,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造成其中一个灯泡不发光 2020-05-15 …
把“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译为现代汉语。请把“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 2020-07-02 …
如图所示电路,定值电阻R与一个“6V3W”的小灯泡串联后接到9V的电路中,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如果 2020-07-17 …
如图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造成其中一个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是()A 2020-07-21 …
某5W的吸顶灯由10只相同的LED小灯珠连接而成,任意取下其中一只灯珠后,其余灯珠仍能发光,则10 2020-08-01 …
小明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器材齐全、完好,电源电压为1.5伏的整数倍(即电源由几节干电池 2020-11-04 …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个,电源由两节新干电池组成,小灯泡L标有“2V”字样,其电阻约10Ω, 2020-11-07 …
有一种家庭用的小型彩灯,由24只小灯泡串联而成.现把它们接在220V的电源上,这串彩灯中因为某只小灯 2020-11-14 …
(2012•天津)根据要求完成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器材: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 2021-01-04 …
小明对新型LED灯带很好奇,取一段剖开后发现,灯带中是由几十只LED灯连接组成.小明从正在发光的灯带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