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艾青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时间。
15.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黎明景象?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有人说本诗的两个“看”字各有妙处,请你结合诗歌进行先要赏析。
答: 。
15.描绘出一幅原野色彩丰富、薄雾朦胧清新、晨光曦微的黎明景象。(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三点3分,意思相近即可。句式1分)
16..第一个“看”字引起读者注意,突出“微黄的灯光”最后的“颤栗”,表现了黑夜渐渐消退,黎明即将到来;(2分)第二个“看”字直接反悔诗人的感叹,强烈表达了诗人对黎明即将到来的欣喜之情。(2分)
【解析】
15.
试题分析:诗从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了辽阔而美丽的景色中去。“紫蓝的林子”、“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色彩丰富而鲜明。构成这一美丽图画的原因,不仅在于诗人精心地选择了三个色彩鲜明的词:“紫蓝的”、“青灰的”、“绿的”,而更在于诗人在诗句上的精心安排。“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这有层次的诗句,把画面有层次地展开了,诗句的层次和画面的层次极为和谐。而且好像是随着诗人的眼光,一层一层展开的,自然而贴切。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
试题分析:“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这也是黎明时的景色,但已不仅是景色,而有了更深刻的哲理性的含意。灯光,在夜里是辉煌的,为田野照明,为行人指路。但当黎明到来的时候,灯光已黯然失色了。黎明,以它辽阔的、无所不至的、清新的光,照向田野,使田野的美清晰地呈现出来。灯光,与黎明之光无法比拟,也无法抵挡。灯光显得窘迫,无论灯光怎样“挣扎”,怎样不愿“让位”,但已无济于事。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有甲乙两块相同的草地,一匹马在甲草地15天吃完,一头牛在乙草地20天吃完,又来了一只羊,羊在甲草地 2020-05-13 …
读图,回答下列11~14题.下列哪些措施对治理该地形区生态环境问题是可行的()①植树种草②建挡土坝 2020-06-24 …
加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是()A、植树种草,坡脚修挡土坝B、陡坡地建梯田C、缓坡全 2020-07-10 …
夹金山草坪那海拔有4千米吗?就是上山过后两边可以停车,左边有个房子卖羊肉串...右边是座山坡上面有 2020-07-15 …
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例在马儿吃草山坡上马儿在山坡上吃草.山坡上,马儿在吃草.小鸟 2020-11-10 …
在青藏高原修筑铁路,为防止泥石流或者滑坡的发生,在设计中应注意()A.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B.大量 2020-12-08 …
为了防止泥石流或者滑坡的发生,在建筑南昆铁路过程中应注意()A.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B.大量开挖坡 2020-12-08 …
为了防止泥石流或者滑坡的发生,在建筑南昆铁路过程中应注意()A.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B.大量开挖坡 2020-12-08 …
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地剖面图”,读图完成5-6题。5.为解决当地生态问题,在①②③④四处所采取的措施 2020-12-24 …
治理黄河的问题治理黄河的关键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方法:植树种草,陡坡,缓坡,坡脚,减少等.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