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谁解其中味--关于《随想录》的随想丹晨巴金的《随想录》是在1978年底开始写作,发表在香港《大公报》的。刚开始时不过是应编者老朋友潘际垌之约而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谁解其中味
--关于《随想录》的随想
丹晨
巴金的《随想录》是在1978年底开始写作,发表在香港《大公报》的。刚开始时不过是应编者老朋友潘际垌之约而写,并无长远的写作计划。只是稍后发现在该地该报发文章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因为他在经历“文革”以及前几十年的惨痛经验以后,渴望独立思考,再也不要“奴在心者”。他觉得写这样的随想,可以比较及时表达自己的思考、认识和探索;那时他又正觉得有满腔的话要说,有感情要宣泄,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汹涌而出。于是,渐渐地他有了一个想法:写五本这样的随想录。后来,主要因为疾病缠身,多次住院治疗,直到1986年才完成,历时近8年。
巴老总结几十年中国政治文化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教训,坚持不懈地大声疾呼“讲真话”。
他清醒地认识到:“说真话,做到言行一致,我知道即使在今天这也还是一条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他也清醒地看到此事的意义重大:“讲真话”--独立思考--言论自由--人权--道德理想的重建和人文精神的提升,这是一条现代精神文明链,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实在太重要了。他在给萧乾信中就曾说:“这些年我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光!想到这,我就悔,我就恨,不过我总算留下一部《随想录》,让后人知道我的经历,我的感情;我还指出了一条路:讲真话。”
终于,随着《随想录》五卷的出版,巴老的思想在内地也开始广为流传。巴老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自我的严苛拷问,呼唤“讲真话”的巨大现实意义……渐渐为人们所理解、呼应和支持。想到20年后的今天,开始提倡“诚信”、“求真务实”,企望用来治疗、改造被谎言和欺骗渗透在各个角落的社会顽疾。这不能不说是对巴老“讲真话”的积极认知,也说明我们的社会车轮正在向前转动。
随着历史的进展,《随想录》的思想文化内涵,也许会更加深刻显示出来。不仅对于中国,而且对于人类,其影响将是深远的。这使我想起我曾接触到的海外的一些反应。例如,日本石上韶翻译《随想录》,几乎是每一卷都与香港出版的中文版“同步”,比中国内地出版得早。香港中文大学授予巴老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固然是由于巴老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贡献,更是因为他在《随想录》中表现的深厚的人文情怀。
1986年10月,中国部分作家接待日本著名作家水上勉一行,举行座谈。说着说着,水上勉说到了巴老,非常动感情。他说:“他是我极尊重的前辈。巴金的《随想录》在日本拥有很多的读者。巴老在《随想录》中说:一个人不应该在人家痛苦面前盘腿而坐。我每每读到这里,总是含着热泪。我相信这样的话也激动着日本青年读者。”
当我想到这些外国作家怀着这样的深情,有这样的眼光,相比之下,我感到汗颜。显然,我们对巴老的认知和理解,还是少了一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__
A.文题“谁解其中味”中的“味”主要指巴金在文革中饱受的肉体、精神上的磨难和对大量宝贵时光被浪费的悔恨。
B.本文既能“入乎其中”,深深体味巴金《随想录》中的真话,真心,真情;又能“出乎其外”,对《随想录》博大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蕴作精当的总体把握。
C.作者在对《随想录》的评述中,不仅能用一种纵深的历史眼光阐述其巨大的现实意义,而且能用一种阔大的世界视野观照其对人类产生的深远影响。
D.本文中,作者在严谨翔实的思想和文化透视之外,为了增强其趣味性,还穿插了些有关外国作家谈论巴金的动人场景。
E.文末说“我们对巴老的认知和理解,还是少了一些”,不仅流露了作者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之情,而且也是对广大读者的一种警策和期望。
(2)文章第一段中的“再也不要‘奴在心者’”的含义是什么?
(3)日本著名作家水上勉说到巴老时,引用了巴老在《随想录》中说的“一个人不应该在人家痛苦面前盘腿而坐”这句话,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4)从全文来看,《随想录》在海内外受到广泛欢迎的原因有那些?请分条作答。
谁解其中味
--关于《随想录》的随想
丹晨
巴金的《随想录》是在1978年底开始写作,发表在香港《大公报》的。刚开始时不过是应编者老朋友潘际垌之约而写,并无长远的写作计划。只是稍后发现在该地该报发文章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因为他在经历“文革”以及前几十年的惨痛经验以后,渴望独立思考,再也不要“奴在心者”。他觉得写这样的随想,可以比较及时表达自己的思考、认识和探索;那时他又正觉得有满腔的话要说,有感情要宣泄,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汹涌而出。于是,渐渐地他有了一个想法:写五本这样的随想录。后来,主要因为疾病缠身,多次住院治疗,直到1986年才完成,历时近8年。
巴老总结几十年中国政治文化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教训,坚持不懈地大声疾呼“讲真话”。
他清醒地认识到:“说真话,做到言行一致,我知道即使在今天这也还是一条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他也清醒地看到此事的意义重大:“讲真话”--独立思考--言论自由--人权--道德理想的重建和人文精神的提升,这是一条现代精神文明链,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实在太重要了。他在给萧乾信中就曾说:“这些年我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光!想到这,我就悔,我就恨,不过我总算留下一部《随想录》,让后人知道我的经历,我的感情;我还指出了一条路:讲真话。”
终于,随着《随想录》五卷的出版,巴老的思想在内地也开始广为流传。巴老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自我的严苛拷问,呼唤“讲真话”的巨大现实意义……渐渐为人们所理解、呼应和支持。想到20年后的今天,开始提倡“诚信”、“求真务实”,企望用来治疗、改造被谎言和欺骗渗透在各个角落的社会顽疾。这不能不说是对巴老“讲真话”的积极认知,也说明我们的社会车轮正在向前转动。
随着历史的进展,《随想录》的思想文化内涵,也许会更加深刻显示出来。不仅对于中国,而且对于人类,其影响将是深远的。这使我想起我曾接触到的海外的一些反应。例如,日本石上韶翻译《随想录》,几乎是每一卷都与香港出版的中文版“同步”,比中国内地出版得早。香港中文大学授予巴老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固然是由于巴老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贡献,更是因为他在《随想录》中表现的深厚的人文情怀。
1986年10月,中国部分作家接待日本著名作家水上勉一行,举行座谈。说着说着,水上勉说到了巴老,非常动感情。他说:“他是我极尊重的前辈。巴金的《随想录》在日本拥有很多的读者。巴老在《随想录》中说:一个人不应该在人家痛苦面前盘腿而坐。我每每读到这里,总是含着热泪。我相信这样的话也激动着日本青年读者。”
当我想到这些外国作家怀着这样的深情,有这样的眼光,相比之下,我感到汗颜。显然,我们对巴老的认知和理解,还是少了一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__
A.文题“谁解其中味”中的“味”主要指巴金在文革中饱受的肉体、精神上的磨难和对大量宝贵时光被浪费的悔恨。
B.本文既能“入乎其中”,深深体味巴金《随想录》中的真话,真心,真情;又能“出乎其外”,对《随想录》博大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蕴作精当的总体把握。
C.作者在对《随想录》的评述中,不仅能用一种纵深的历史眼光阐述其巨大的现实意义,而且能用一种阔大的世界视野观照其对人类产生的深远影响。
D.本文中,作者在严谨翔实的思想和文化透视之外,为了增强其趣味性,还穿插了些有关外国作家谈论巴金的动人场景。
E.文末说“我们对巴老的认知和理解,还是少了一些”,不仅流露了作者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之情,而且也是对广大读者的一种警策和期望。
(2)文章第一段中的“再也不要‘奴在心者’”的含义是什么?
(3)日本著名作家水上勉说到巴老时,引用了巴老在《随想录》中说的“一个人不应该在人家痛苦面前盘腿而坐”这句话,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4)从全文来看,《随想录》在海内外受到广泛欢迎的原因有那些?请分条作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如下几个问题,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通过事件要揭示什么主旨;然后再看选项对文本的分析.选项一般会针对形象、主旨、情节、细节描写主题.A.主要应指巴金融注在《随想录》中的思想内涵,文化内蕴,人文情怀以及巴金对真理,文学追求的那份艰辛和执着;D.其目的不是增强其趣味性,而是表现外国作家的深情和眼光,从而凸现巴金的思想,文化和人格魅力.故选AD.
(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文段作用一般有:①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③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再也不要‘奴在心者’”表明巴金先生渴望独立,希望自己能够独立思考,具有认识和探索的精神.
(3)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方法和不走.第一步:浏览筛选.根据题目要求,浏览全文,搜索相关信息;要依据筛选标准,感知全文,筛选重要信息.第二步:比较辨别.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要进行比较辨别,要比出有关与无关,较出事实与结论;要分出主要与次要,辨出现象与本质.通过比较辨别,选取出重要信息,提取出关键信息.第三步:调整组合.对提取的重要信息进行调整组合.要依据题干要求,将重要信息进行分类,调整顺序;要按题目要求,用准确的语言进行加工.作者表明这样的一个目的实则说明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非常具有同情心.
(4)此题考查学生评价人物个性和人物心理特征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注意几盒作者生平特征进行中要把握,着重理清巴金先生《随想录》的深刻哲理和丰富的处世哲学,从这些方面进行有效筛选即可,重点是要根据相关特性进行合理表达,从人物内心世界以及作品内涵特点进行理解即可.
答案:
(1)(5分)AD
(2)(2分)巴金先生渴望独立思考,希望能够在不受外界因素的制约下及时表达自己的思考,认识和探索.
(3)(4分)说明巴金先生是一个有着非常强烈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
(4)(6分)①有着前瞻的社会洞察力;②有着“讲真话”的社会责任感;③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④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答出任意3点都得6分)
(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文段作用一般有:①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③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再也不要‘奴在心者’”表明巴金先生渴望独立,希望自己能够独立思考,具有认识和探索的精神.
(3)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方法和不走.第一步:浏览筛选.根据题目要求,浏览全文,搜索相关信息;要依据筛选标准,感知全文,筛选重要信息.第二步:比较辨别.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要进行比较辨别,要比出有关与无关,较出事实与结论;要分出主要与次要,辨出现象与本质.通过比较辨别,选取出重要信息,提取出关键信息.第三步:调整组合.对提取的重要信息进行调整组合.要依据题干要求,将重要信息进行分类,调整顺序;要按题目要求,用准确的语言进行加工.作者表明这样的一个目的实则说明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非常具有同情心.
(4)此题考查学生评价人物个性和人物心理特征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注意几盒作者生平特征进行中要把握,着重理清巴金先生《随想录》的深刻哲理和丰富的处世哲学,从这些方面进行有效筛选即可,重点是要根据相关特性进行合理表达,从人物内心世界以及作品内涵特点进行理解即可.
答案:
(1)(5分)AD
(2)(2分)巴金先生渴望独立思考,希望能够在不受外界因素的制约下及时表达自己的思考,认识和探索.
(3)(4分)说明巴金先生是一个有着非常强烈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
(4)(6分)①有着前瞻的社会洞察力;②有着“讲真话”的社会责任感;③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④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答出任意3点都得6分)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读书声与强国路》一文,回答问题。读书声与强国路陈晨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在我们的生活 2020-05-16 …
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回答下列各题。读书声与强国路陈晨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在我们的生活字典 2020-05-16 …
“70年过去,这个场面在我的脑海里还是很清晰,仿佛可以触摸.在我幼年的记忆中,父亲的写作习惯是晚睡 2020-05-16 …
玩笔仙是真的吗?昨晚我和同学在寝室玩笔仙,因为我俩都是第一次玩!所以我要求在凌晨12玩!12点是我 2020-05-17 …
如果我们看到的是昼半球,两地在晨昏线上,太阳都位于南方的地平线上.如果我们看到的是夜半球,两地在晨 2020-06-27 …
美国高中生早晨朗诵词美国高中生早晨上课前都会念一段东西,什么flagandunitedstates 2020-07-02 …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早晨,我来到容湖边。微风轻拂,湖水松松的皱xié着。虽是寒冬凛l 2020-07-14 …
我坐在院子里,正欣赏一朵刚开放的木槿花。正是清晨,木槿花还带着昨夜的露水,在晨曦中微笑。这时候,一 2020-07-23 …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晨是美好的,是充满希望的,也是富有活力的,更是要好好体验和珍惜的。一天中最宝 2020-11-23 …
请写作达人帮我改个句子“从地平线的那边,一道金红色的光芒划破了黎明的天空,把他的身体照得明亮,那被束 2020-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