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下面的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注:“河”指黄河,“岳”指华山,“遗民”指金
赏析下面的古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河”指黄河,“岳”指华山,“遗民”指金人占领区的宋朝百姓。 (1)对下列诗句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D.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本诗重在写“迎凉有感”,在入题前却极言山高水长,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手法,在诗歌表现手法上称作________,陕北民歌“________”形式中常用这种表现手法。 (3)如果把本诗第三句中“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行不行?为什么? (4)本诗与陆游《示儿》诗的主题基本相同,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的同情,对________的期盼,同时也暗含对________的不满。
|
(1)B (2)起兴(只写“兴”或“比兴”亦可) 信天游 (3)不行。“尽”字强调“眼泪流干”,程度比“滴”“流”要深。 4)百姓 王师 统治者(或:统治者未能及早收复失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对词语的意义的赏析、对表现手法的理解、对朗读节奏的掌握情况,考查面宽。 解法要点:(1)直接选择法。按意义划分,节奏顺畅者正确。(2)常识回顾法。第(2)题第一空易误为“托物言志”,扣住“诗歌表现手法”则可避免。(3)比较辨析法。(4)联系背景法。陆游所处的时代,是奸佞专权误国的南宋,诗人在多首诗中抒发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情怀。
|
赏析下面的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 2020-07-01 …
诗歌鉴赏,完成下列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 2020-11-25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注释]河 2020-11-25 …
《胡汉民自传》载:“同盟会未尝深植于民众,民众所接收者,仅三民主义中狭义的民族主义耳。正惟‘排满’二 2020-12-01 …
秋夜将晓①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宋)三万里河东入海②,五千仞岳③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④里,南望 2020-12-09 …
秋夜将晓①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宋)三万里河东入海②,五千仞岳③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④里,南望 2020-12-09 …
赏析下面的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 2020-12-09 …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1—2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 2020-12-09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 2020-12-09 …
胡汉民在自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时说:“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