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征税)。……其田亩之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征税)。……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而均征之。……上用其言,因赦,令行之。

    ——《资治通鉴》

    材料二: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凡额办、派

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法。

    ——《明史·食货志》

    材料三:(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应令直省督、抚,将见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    永为定额……嗣后所生人丁,免其加增钱粮,但将实数另造清册具报。   

    ——《清圣祖实录》卷二四九

    材料四:山东布政使司所属州县卫所各项丁银,均摊入地粮内征收。

    ——《大清会典事例》卷二百三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确定征收赋税数量的原则和农民对国家的负担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它与材料四之间的关系。材料四所反映的赋税

制度其征收办法是什么?

    (4)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在征收依据方面怎样的发展趋势。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原则:量出以制人(或根据支出的多少制定征收赋税的数额)。           负担:每户按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        (2)人丁和田亩。           变化: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     (3)内容:“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意思相近则可)        关系:为材料四的赋税制度实施创造了条件。           内容:摊丁入亩。            (4)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由人丁转向土地。    解析: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通过三长制完善编户制度,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明朝张居正改革中的一条鞭法,清朝前期推行“摊丁入亩”。赋税制度随着朝代的更替呈现出了与时俱进的特点。目的在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维护封建统治。注意总结赋税制度变化的规律及认识。 (1)规律: 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 ②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 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到基本定时。 ④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纳银代役。 ⑤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 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以重税。 (2)认识: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步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的表现,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重要条件。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李藩,字叔翰,赵郡人。藩少恬淡修检,雅容仪,好学。父卒  2020-05-16 …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独一无二的贫民作家1911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  2020-05-17 …

缜少孤贫阅读答案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瓛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瓛甚奇  2020-05-2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安贫阅读  2020-06-13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戴法兴,会稽山阴人也。家贫,父硕子,贩纻为业。法兴二兄延寿  2020-06-19 …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稻香世家”的读书哲学孟宪实冯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  2020-07-02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王义方,泗州涟水人也。少孤贫,事母甚谨,博通《五经》,而謇傲  2020-07-26 …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李斯扶贫万芊有一年春上,李斯吃蔬菜时,突发奇想要无偿  2020-07-28 …

方文山自幼家境贫寒,小时候他到建筑工地捡废铁丝去卖。上中学时,方文山靠利用假期到处打工维持生活。他参  2020-11-13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晚望清郑珍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2020-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