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文言文阅读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也。曾祖皎,周(北周)赠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高祖徽,周河内太守。祖果,周温州刺史,入隋,工部尚书、义兴公,《周书》有传。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也。曾祖皎,周(北周)赠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高祖徽,周河内太守。祖果,周温州刺史,入隋,工部尚书、义兴公,《周书》有传。父咤,隋昌州长史。如晦少聪悟,好谈文史。
隋大业中以常调①预选,吏部侍郎高孝基深所器重,顾谓之曰:“公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愿保崇令德。今欲汝俯就卑职,为须少禄俸耳。”遂补滏阳尉,寻弃官而归。太宗平京城,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俄迁陕州总管府长史。时府中多英俊,被外迁者众,太宗患之。记室房玄龄曰:“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若大王守籓端拱,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太宗大惊曰:“尔不言,几失此人矣!”遂奏为府属。
后从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尝参谋帷幄。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累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食邑三百户。寻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天策府建,以为从事中郎,画象于丹青者十有八人,而如晦为冠首,其见重如此。隐太子深忌之,谓齐王元吉曰:“秦王府中所可惮者,唯杜如晦与房玄龄耳。”因谮之于高祖,乃与玄龄同被斥逐。后又潜入画策,及事捷,与房玄龄功等,擢拜太子左庶子,俄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
贞观二年,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号为称职。三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仍知选事,与房玄龄共掌朝政。至于台阁规模及典章人物,皆二人所定,甚获当代之誉,谈良相者,至今称房、杜焉。
其年冬,遇疾,表请解职,许之,禄赐特依旧。太宗深忧其疾,频遣使存问,名医上药,相望于道。四年,疾笃,令皇太子就第临问,上亲幸其宅,抚之流涕,赐物千段;及其未终,见子拜官,遂超迁其子左千牛构为尚舍奉御。寻薨,年四十六。太宗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司空,徙封莱国公,谥曰成。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明年如晦亡日,太宗复遣尚宫至第慰问其妻子。终始恩遇,未之有焉。
(《旧唐书•杜如晦》有删改)
【注释】:①常调:按常规迁选官吏。
(1)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
B.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
C.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
D.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
(2)下列对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若大王守籓端拱”一句中,“端拱”一词有多个义项,在这句中,应为“闲适自得,清静无为”之意。
B.从文中的表述来看,唐朝所采用的官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C.文中最后一段出现“解职”一词,这与“致仕”词义恰好相反。
D.文中多次出现与官职调动相关的一个词“迁”,在古代还有“左迁”“右迁”的说法,右迁为升官,左迁为降职。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___
A.杜如晦家世显赫,世代为官。曾祖父被追赠为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高祖父曾任河内太守,祖父任温州刺史、工部尚书,父亲曾任昌州长史。
B.杜如晦聪慧明达,深受器重。隋朝时,吏部侍郎高孝基对他另眼相看,说他是栋梁之材。太宗认为他是王佐之材,在秦王府众人被外迁之际,奏请把他留下。
C.杜如晦功勋卓著,多次被封赏。在跟随太宗征讨天下之际就被高祖封为建平县男,待太宗即位后,升迁为太子左庶子,不久又升任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
D.杜如晦生前辉煌,死后亦荣耀。他死后,太宗很伤心,三日不朝,追赠他为司空。在第二年他的忌日当天,太宗还专门派人到他家里去慰问他的妻子儿女。
(4)把下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画象于丹青者十有八人,而如晦为冠首,其见重如此。
②疾笃,令皇太子就第临问,上亲幸其宅,抚之流涕。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也。曾祖皎,周(北周)赠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高祖徽,周河内太守。祖果,周温州刺史,入隋,工部尚书、义兴公,《周书》有传。父咤,隋昌州长史。如晦少聪悟,好谈文史。
隋大业中以常调①预选,吏部侍郎高孝基深所器重,顾谓之曰:“公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愿保崇令德。今欲汝俯就卑职,为须少禄俸耳。”遂补滏阳尉,寻弃官而归。太宗平京城,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俄迁陕州总管府长史。时府中多英俊,被外迁者众,太宗患之。记室房玄龄曰:“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若大王守籓端拱,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太宗大惊曰:“尔不言,几失此人矣!”遂奏为府属。
后从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尝参谋帷幄。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累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食邑三百户。寻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天策府建,以为从事中郎,画象于丹青者十有八人,而如晦为冠首,其见重如此。隐太子深忌之,谓齐王元吉曰:“秦王府中所可惮者,唯杜如晦与房玄龄耳。”因谮之于高祖,乃与玄龄同被斥逐。后又潜入画策,及事捷,与房玄龄功等,擢拜太子左庶子,俄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
贞观二年,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号为称职。三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仍知选事,与房玄龄共掌朝政。至于台阁规模及典章人物,皆二人所定,甚获当代之誉,谈良相者,至今称房、杜焉。
其年冬,遇疾,表请解职,许之,禄赐特依旧。太宗深忧其疾,频遣使存问,名医上药,相望于道。四年,疾笃,令皇太子就第临问,上亲幸其宅,抚之流涕,赐物千段;及其未终,见子拜官,遂超迁其子左千牛构为尚舍奉御。寻薨,年四十六。太宗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司空,徙封莱国公,谥曰成。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明年如晦亡日,太宗复遣尚宫至第慰问其妻子。终始恩遇,未之有焉。
(《旧唐书•杜如晦》有删改)
【注释】:①常调:按常规迁选官吏。
(1)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
B.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
C.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
D.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
(2)下列对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若大王守籓端拱”一句中,“端拱”一词有多个义项,在这句中,应为“闲适自得,清静无为”之意。
B.从文中的表述来看,唐朝所采用的官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C.文中最后一段出现“解职”一词,这与“致仕”词义恰好相反。
D.文中多次出现与官职调动相关的一个词“迁”,在古代还有“左迁”“右迁”的说法,右迁为升官,左迁为降职。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___
A.杜如晦家世显赫,世代为官。曾祖父被追赠为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高祖父曾任河内太守,祖父任温州刺史、工部尚书,父亲曾任昌州长史。
B.杜如晦聪慧明达,深受器重。隋朝时,吏部侍郎高孝基对他另眼相看,说他是栋梁之材。太宗认为他是王佐之材,在秦王府众人被外迁之际,奏请把他留下。
C.杜如晦功勋卓著,多次被封赏。在跟随太宗征讨天下之际就被高祖封为建平县男,待太宗即位后,升迁为太子左庶子,不久又升任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
D.杜如晦生前辉煌,死后亦荣耀。他死后,太宗很伤心,三日不朝,追赠他为司空。在第二年他的忌日当天,太宗还专门派人到他家里去慰问他的妻子儿女。
(4)把下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画象于丹青者十有八人,而如晦为冠首,其见重如此。
②疾笃,令皇太子就第临问,上亲幸其宅,抚之流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句断句可以根据以下方面完成:根据虚词可以断出“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根据词性语法可以断出“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结合选项运用排除法可以得出答案为D.
(2)C项中“解职”与“致仕”词义恰好相反错,“解职”与“致仕”词义相近.
(3)B项对应文字为“记室房玄龄曰:‘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太宗认为他是王佐之材”错,原文是房玄龄的陈述.
(4)①“画象于丹青者”译为“把像画在画上(悬挂)的共有十八人”,“为冠首”译为“位居首位”,“其见重如此”译为“像这样被器重”.
②“笃”译为“加重”,“就第”译为“到他家”,“流涕”译为“流泪”.
答案
(1)D
(2)C
(3)B
(4)
①把像画在画上(悬挂)的共有十八人,而杜如晦位居首位,他像这样被器重.
②杜如晦病情加重,太宗命皇太子到他家去问候.皇帝还亲自来到杜如晦的家里,扶着他流泪.
(2)C项中“解职”与“致仕”词义恰好相反错,“解职”与“致仕”词义相近.
(3)B项对应文字为“记室房玄龄曰:‘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太宗认为他是王佐之材”错,原文是房玄龄的陈述.
(4)①“画象于丹青者”译为“把像画在画上(悬挂)的共有十八人”,“为冠首”译为“位居首位”,“其见重如此”译为“像这样被器重”.
②“笃”译为“加重”,“就第”译为“到他家”,“流涕”译为“流泪”.
答案
(1)D
(2)C
(3)B
(4)
①把像画在画上(悬挂)的共有十八人,而杜如晦位居首位,他像这样被器重.
②杜如晦病情加重,太宗命皇太子到他家去问候.皇帝还亲自来到杜如晦的家里,扶着他流泪.
看了 文言文阅读杜如晦,字克明,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小红去买水果,如果买10公斤苹果和和2公斤梨共花去74元,如果买9公斤苹果和3公梨花了81元,问和 2020-05-13 …
excal公式 如果B3格内文字是 “足球” 那么就等于 A3*1 如果B3格内文字是 ”游泳“ 2020-05-16 …
excel将一个数字拆分成几个数的公式?如果我想将1000拆分成4个数,会存在多少个可能?这样算2 2020-05-1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在世界文明对话史上,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的东 2020-06-16 …
历史上都有谁叫公瑾?字或者名都可以!我知道一个是周瑜字公瑾,唐代有一个张公瑾,南宋周密字公瑾,请问 2020-06-19 …
史书记载,“讳全福公,字麓,号启明。生于商太甲二十年丁卯,卒于商太庚二十年已巳”。太甲是商朝第四位 2020-06-21 …
数列猜想一列数字为:1/4,1/2,1,2,4,7,14,21,猜想下2个最可能的数字,并说明猜测 2020-08-01 …
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后,当日英镑兑美元汇率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0%,创历史最低。 2020-11-05 …
"#$%&'()*+,-./0123456789:@ABCDEFGHIJKLMNOPQRSTUVWX 2020-11-07 …
柳公权拥有什么美德柳公权是唐朝时著名的书法家。他小时侯字写得很差,老师总是批评他,柳公权便下决心要把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