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关于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一个问题文中写道“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
题目详情
关于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一个问题
文中写道“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简单点来说,第一句(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是先写 树 ,再写 水 ,最后提到 国。如果按照唐代骈文讲究对称对称工整的特点来说,下一句不是应该也以 树——水——国 的格式来写吗?为何魏徵是先写水了?
文中写道“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简单点来说,第一句(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是先写 树 ,再写 水 ,最后提到 国。如果按照唐代骈文讲究对称对称工整的特点来说,下一句不是应该也以 树——水——国 的格式来写吗?为何魏徵是先写水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骈文不需要对其内容对仗 你可以理解骈文就是古代的散文 不过格式要工整 辞藻华丽 声律对整就好了 而魏徵在原文是先写的树 并不是水 这个 我觉得应该是个人文笔习惯 没有什么特定的意义 不知道答案可不可以 呵呵
看了 关于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试写出两个有理数,使它们的和与积都是正数.请说出这两个有理数的符号的情况.2、n个负数相乘,当 2020-05-13 …
色谱在其它条件不变得情况下,若柱长增加一倍,色谱峰的宽度为原色谱峰宽度的在其它条件不变得情况下, 2020-06-18 …
关于居安思危的译文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020-07-16 …
问一道数学题(1)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任取52个数,其中必有两个数的和为102(2)从1到10 2020-07-18 …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 2020-11-03 …
趣味数学天生我材必有用*=必必必必必必努力再努力*努=优优优优优优不好意思,弄错了应该是天生我材必有 2020-11-05 …
求高手给我详细解释说明下洛必达法则本人高中生,有些求最值问题用导数方法很麻烦,很多同学都会用洛必达法 2020-11-07 …
谏太宗十思书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 2020-11-23 …
一副扑克牌共54张,其中1-13点各有4张,还有两张王的扑克牌.一副扑克牌共54张,其中1-13点各 2020-12-21 …
那位大侠有哲理名言的书法大集合啊?就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奇器精诚所至,金石为 2021-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