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14分)留一份寂寞给自己①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看那路上行人,行色匆匆,鱼贯穿行;你看那空中航班,南
阅读下面的文章。(14分)
留一份寂寞给自己
①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看那路上行人,行色匆匆,鱼贯穿行;你看那空中航班,南来北往,穿云破雾……哪一个不是为名,抑或为利而忙碌?正是因为太多太多的人把名利当作了人生的基点,才使得原本清静的世界喧嚣不已,才使得原本简约的人们繁忙不堪。然而,为名为利繁忙之余,倍感身心疲惫的人们却又常为终生碌碌无为而遗憾不止,于是在垂暮之年依然发出“可怜白发生”的人生哀叹!
②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名利于人,实乃身外之物,如何值得用弥足珍贵的生命去换取?如何值得用欢歌与笑语去赎买?再说“鹪鹩(jiāoliáo)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一腹。”人又何必用无谓的繁忙,去充塞自己人生的闲暇与安宁,去漠视自己人生的快乐与欢欣;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一份至清至性的寂寞呢?
③只有留一份寂寞给自己,才能在寂寞中享受生活的真味,体味生命的快慰。真水无香,平淡最真。人只有在心无羁绊,思无杂念的境况下,才能看见生活的本真,还原生命的滋味,追寻到生命的乐趣。陶渊明辞官而归田园,抛弃虚伪和浮华,把一份寂寞留给自己,终于使自己体会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一份惬意,享受到“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的人生的三大快慰;方山子“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归隐山林,把一份寂寞留给自己,终于使自己享受到了“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的一份满足和快乐;刘禹锡隐居陋室,把一份寂寞留给了自己,终于品味到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一份诗情画意,享受到了一份“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心灵的恬静与快乐。 ??
④只有留一份寂寞给自己,才能在寂寞中坚守自己的本性,在坚守中丰厚自己。在现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环境中,人只有留一份寂寞给自己,在寂寞中坚守本性,在坚守中励精图治,风发扬励,才不至于身心俱损,徒耗光阴,毕生一事无成,徒增感叹。真正珍爱生命的人,都懂得抛弃繁文缛节,崇尚简约,将自己置于一份寂寞之中,让有限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最旺,生命之光照耀得最远。大学问家钱钟书谢绝一切采访,也从不在任何会议上露面,长期蜗居书斋,杜门避嚣,专心治学,终年过着深居简出的简约生活。他说:“我不愿意因为开着无谓的会,做着无聊的事,说着不痛不痒的话而浪费生命。”结果钱先生著述等身,人生丰厚无比。
⑤只有留一份寂寞给自己,为心灵腾出一个宁静的空间,才能反躬自省,感悟生命。老子说:“五色令目盲,五音令耳聋,五味令口爽。”一个生活在喧嚣嘈杂社会中的人,如果不能心有定力,就容易随波逐流,进而丧失心志和灵魂,人也就变得平庸甚至庸俗。因而,一个人,只有留一份寂寞给自己,时常给心灵腾出一个宁静的空间,让心灵遨游于天地,才能“养天地之正气”;让言行比照于贤人,才能“法古今之完人”,才能“吾日三省吾身”,才能“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才能达到心灵的饱满和充盈。
⑥由此可见,留一份寂寞给自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人啊,与其无谓地在喧闹中为名利忙碌,不如留一份寂寞给自己,让自己在寂寞中嬗变,变得飞扬而超越。
1.阅读全文,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第④段列举大学问家钱钟书的事例,其作用是什么?(3分)
3. 请具体分析第⑤段的论证过程。(3分)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引用司马迁《史记》中的语句目的在于引出论题,同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B.第②段在文中起过渡作用,段末的疑问句自然引出下文三个分论点。
C.第③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有力论证了“只有留一份寂寞给自己,才能在寂寞中享受生活的真味,体味生命的快慰”的观点。
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即开头提出话题,主体从三个方面论证论点,最后归纳总结,发出号召。条理清晰,论证严密。
5.读了本文,你对“寂寞”又有了怎样深刻的认识?请结合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治学的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也就是说做学问成大事者,必须登高望远,明确目标方向,耐得住寂寞。
材料二:《名人传》中的音乐巨人贝多芬,在两耳失聪后,长期隐居在维也纳乡村,他谁都不肯接见。他厌恶别人打扰他,他要的是孤独、寂寞和安静。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心血都用在音乐创作上,完成了《命运交响曲》《欢乐颂》等著名的音乐作品,最终成为时代的巨人。
1.
分 析:
议论文中,论点是作者发表的主要观点。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论点在文章最后一段,“由此可见”是总结归纳论点的标志。
考点:
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
分 析:
从议论文论据的运用这方面来考虑。说明运用了什么论据,抓住本段段首分论点说明论据所论证的问题。
考点:
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
分 析:
“论证思路”即是作者的论证过程,一般分三个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根据文段内容概括这三个步骤的内容,即如何提出观点,如何分析证明,如何归纳。
考点:
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
分 析:
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议论文的知识点一一判断。C错,第③段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
考点:
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5.
分 析: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本文论点,从守住寂寞与人生追求来谈感想。
考点: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雨后的彩虹风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浪潮拍打海岸,击起浪花。方佩 2020-04-07 …
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图中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 2020-05-17 …
阅读理解(阿凡提)阿凡提在一个很吝啬的财主家干活.有一天,财主叫他去买酒,却只给他一个空瓶子,阿凡 2020-06-19 …
阅读天地。擦不完的灰尘空气看起来是透明的,其实里面夹杂着许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小东西,比如粉尘啦,烟 2020-07-05 …
在地球表面上的生物是否约等于在水底的生物,在水底的眼睛看到的只有水,还能看到石头,而没有空气;在空 2020-07-07 …
根据课文环球城市二、阅读中注意下列字词。1.读准字音:镂空雄踞藤蔓苔藓花卉2.看清字形:镂空减噪防 2020-07-16 …
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选填“实像”“虚像”或“影”),看到的位 2020-07-21 …
如何看空间中2直线是不是异面直线你说2直线延长线不相交就是异面直线,那么就算知道2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2020-08-01 …
某同学阅读课外资料时,看到了下列有关锗、锡、铅3种元素性质的描述:(1)锗、锡在空气中不反应,铅在空 2020-11-01 …
高中英语怎样才能学好?像阅读题那些,我也有背书上的单词但是一看阅读很多单词看不懂啊~怎么办..语法填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