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文美与丑中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是什么意思

题目详情
古文美与丑中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是什么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句话在《南华经·山木·阳子之宋》《列子·皇帝》都曾出现。语义意译就是:做好事不留姓名,则处处美名传。但是在庄子思想体系中,他更多的是告诫一种“不要过分显示自己”的意思,仍然是对孺人的批判。本句追其渊源,可以从《道德经》中找到其深层含义。老子说:“上德,不恃是以有德。”——所以,【行贤而去自贤之名】不但是做人理念,更是治国理念。
■ 附则:
上德,不恃是以有德;(有德行却也不夸夸其谈、自我炫耀)
下德,不失是以无德。(仅仅是不想被人称作“没有德行”罢了)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绝不会做了却没有任何效果)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未必是做了就一定有效果的)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做做表面的变动,却没有积极的效果)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说做就会去做的,效果优劣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