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至善,何为至善?
题目详情
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至善,何为至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明德至善作为《大学》的核心思想,意指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达到至善至美,是儒家学者的最高追求.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小学即:“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大学”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则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
明德至善作为《大学》的核心思想,意指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达到至善至美,是儒家学者的最高追求.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小学即:“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大学”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则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
看了 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至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语出自《中庸》二十四章: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 2020-05-13 …
圣之道,至善至美,不为至善之美,创之造之.出处 2020-06-17 …
英语翻译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2020-06-18 …
俗话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句话启示我们止于至善时要做到()A.尽量达到至善的高度 2020-06-19 …
“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 2020-06-29 …
昔子贡问于孔子曰:“向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的译文?是《才行罕全》里的,下面的也翻译 2020-07-03 …
谁能白话这句话的意思?福之将至,观其善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必先知之矣. 2020-07-06 …
英语翻译1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2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 2020-11-13 …
老子的“善”说过天下皆知善斯不善矣又说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不理解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说 2020-12-08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适应当今社会,何为善,又何为不善?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