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这句有什么含义?为什么先说月亮不应该怨恨人们啊?为什么要怨恨人啊?然后后面的疑问句是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或者和上面联系起来讲的话?

题目详情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这句有什么含义?
为什么先说月亮不应该怨恨人们啊?为什么要怨恨人啊?
然后后面的疑问句是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或者和上面联系起来讲的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原文意思是: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
全文赏析: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看了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一个成语就是一个古人,想要树立诚信,他说只要有人能把一根木头立起来,就赏给黄金,后来有人立起来,  2020-05-13 …

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和加粗汉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入括号内。孩子,别怕/救人的叔叔阿姨们来了/他  2020-05-13 …

幽静的地方可以有人吗是不是病句在幽静的林荫道上,看到步履蹒跚的老人多年后我回首往事,想起自己碌碌无  2020-05-13 …

英语翻译因为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当父母去上班时,有时会觉得些许孤单,我希望可以有人一起玩耍,一起抢  2020-06-05 …

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每逢有人问起我的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B.人一辈  2020-07-11 …

面对“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问题,有人发起“扶起”跌倒的公德心的呼吁;人们对于佛山18位“见死不救”路  2020-11-12 …

初一英语~~翻译句子1.你要喝点什么吗?2.我有重要的事情告诉你.3.你还有别的什么要说吗?4.这单  2020-11-28 …

有一天一个大学教授在讲课,开始没有讲课题。台下有200名学生在听她讲课。他从他口袋里拿出一张20美元  2020-11-28 …

同期声。(施救人员在呼唤:有人吗?有人吗?)凌晨3点多钟,冲锋舟上的呼唤有了回音,人们发现第一个营救  2020-12-04 …

有人问起“溺染”是什么意思…名字解释其实了嘛也就是我的Q名,说一下自己的理解就好…是有特别意义的呢~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