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从前有个人进城门,竹竿长,把竹竿折断再进城门是什么成语
题目详情
从前有个人进城门,竹竿长,把竹竿折断再进城门是什么成语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是“截杆入城”
故事是这样的
鲁人锯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翻译为:
文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想要进城门,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年长的男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之辈,只不过见多识广,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
这篇文章刻画出"计无所出"不知如何是好的执竿者的形象和"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的自以为是的老者形象.文章虽然短小,但语言精练简洁,隽永传神.《截竿入城》皆在告诉人们: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另外,虚心求教的...
道理
“执长竿入城门者”鲁人,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 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另外,虚心求教的人同样也应积极动脑筋,绝不能盲目地顺从别人的意见.给出这个点子的人不先问明情况就出了一个点子,万一这个长竿是要用的,这个点子就害了这个拿杆...
建议提问的朋友遇到正确答案时,能够及时将最快回答正确的答案采纳,免得其他朋友以为前面还没正确的答案而费尽脑筋.
采纳他人的答案,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肯定,对答题者也是一种鼓励,且提问者和答题者双方都能获得财富值,正所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未彻底解决你的问题或有其它疑难,尽可向我发起追问
故事是这样的
鲁人锯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翻译为:
文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想要进城门,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年长的男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之辈,只不过见多识广,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
这篇文章刻画出"计无所出"不知如何是好的执竿者的形象和"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的自以为是的老者形象.文章虽然短小,但语言精练简洁,隽永传神.《截竿入城》皆在告诉人们: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另外,虚心求教的...
道理
“执长竿入城门者”鲁人,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 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另外,虚心求教的人同样也应积极动脑筋,绝不能盲目地顺从别人的意见.给出这个点子的人不先问明情况就出了一个点子,万一这个长竿是要用的,这个点子就害了这个拿杆...
建议提问的朋友遇到正确答案时,能够及时将最快回答正确的答案采纳,免得其他朋友以为前面还没正确的答案而费尽脑筋.
采纳他人的答案,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肯定,对答题者也是一种鼓励,且提问者和答题者双方都能获得财富值,正所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未彻底解决你的问题或有其它疑难,尽可向我发起追问
看了 从前有个人进城门,竹竿长,把...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一个圆柱形水池,用一根长10米的竹竿竖直地插入池中,在竹竿与水面的交接处用刀刻上记号后取出,然后 2020-04-27 …
一根竹竿插入水中六分之五米,然后将竹竿倒转,再插入水中至竹竿的二分之一处,结果竹竿未湿的一段长四分 2020-04-27 …
有一个圆柱形水池,用一根长10米的竹竿竖直地插入池中,在竹竿与水面的交接处用刀刻上记号后取出,然后 2020-05-17 …
有一个水池,用一根5米长的竹竿竖直插入池中,在竹竿与水面的交接处做上一个记号后取出,然后将竹竿倒过 2020-05-17 …
为什么在若干的碗里放入不同分量的水,再用竹竿敲击,声音不一样?为什么在若干的碗里放入不同分量的水, 2020-05-24 …
把一根竹竿插水中,入水部分60厘米,再把竹竿倒过来插入水中,未湿的部分80厘米,问这个竹竿多长? 2020-06-02 …
从前有个人进城门,竹竿长,把竹竿折断再进城门是什么成语 2020-06-30 …
用一根竹竿测一口井水的深度.先把竹竿的一头竖直插入井底,这时竹竿还有7米是干的;再把竹竿换一头竖直 2020-07-13 …
把一根竹竿插入水中,浸湿的部分是0.6米,再把竹竿掉过头来将另一头插入水中,这时竹竿只有比一半还多0 2020-11-10 …
如图,为了测量路灯S的高度,把一根1.5m长的竹竿AB竖立在地面上,测得竹竿的影长BC为1m,然后拿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