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动摩擦因数和静摩擦因数的区别在物理竞赛中,常常出现静摩擦因数的说法,它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摩擦因数有什么区别?
题目详情
动摩擦因数和静摩擦因数的区别
在物理竞赛中,常常出现静摩擦因数的说法,它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摩擦因数有什么区别?
在物理竞赛中,常常出现静摩擦因数的说法,它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摩擦因数有什么区别?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判定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要把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一判定依据.具体做法是:先选择受摩擦力的物体为研究对象,再以与这个研究对象直接接触的物体为参照物,找出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速度方向,那么,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就与该相对速度的方向相反.
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依据是:“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切,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具体做法是:首先选择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为研究对象,再选与这个研究对象相接触的物体为参照物,然后假设接触面光滑,来判断研究对象相对参照物的速度方向,即相对运动趋势方向.那么,静摩擦力的方向就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
关于摩擦的本质
1.凹凸啮合说.是从15世纪至18世纪,科学家们提出的一种关于摩擦本质的理论,啮合说认为摩擦是由于互相接触的物体表面粗糙不平产生的.两个物体接触挤压时,接触面上很多凹凸部分就相互啮合.如果一个物体沿接触面滑动,两个接触面的凸起部分相碰撞,产生断裂、摩损,就形成了对运动的阻碍.
2.粘附说.这是继凹凸啮合说之后的一种关于摩擦本质的理论.最早由英国学者德萨左利厄斯于1734年提出,他认为两个表面抛得很光的金属,摩擦会增大,可以用两个物体的表面充分接触时它们的分子引力将增大来解释.
上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对摩擦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到上世纪中期,诞生了新的摩擦粘附论.
新的摩擦粘附论认为,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无论做得多么光滑,从原子尺度看还是粗糙的,有许多微小的凸起,把这样的两个表面放在一起,微凸起的顶部发生接触,微凸起之外的部分接触面间有10-8 m或更大的间隙.这样,接触的微凸起的顶部承受了接触面上的法向压力.如果这个压力很小,微凸起的顶部发生弹性形变;如果法向压力较大,超过某一数值(每个凸起上约千分之几牛顿),超过材料的弹性限度,微凸起的顶部便发生塑性形变,被压成平顶,这时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距离变小到分子(原子)引力发生作用的范围,于是,两个紧压着的接触面上产生了原子性粘合.这时要使两个彼比接触的表面发生相对滑动,必须对其中的一个表面施加一个切向力,来克服分子(原子)间的引力,剪断实际接触区生成的接点,这就产生了摩擦.
人们通过不断实验和分析计算,发现上述两种理论提出的机理都能产生摩擦,其中粘附理论提出的机理比啮合理论更普遍.但在不同的材料上,两种机理的表现有所偏向:对金属材料,产生的摩擦以粘附作用为主,而对木材,产生的摩擦以啮合作用为主.实际上,关于摩擦力的本质,目前尚未有定论,仍在深入探讨之中.
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依据是:“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切,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具体做法是:首先选择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为研究对象,再选与这个研究对象相接触的物体为参照物,然后假设接触面光滑,来判断研究对象相对参照物的速度方向,即相对运动趋势方向.那么,静摩擦力的方向就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
关于摩擦的本质
1.凹凸啮合说.是从15世纪至18世纪,科学家们提出的一种关于摩擦本质的理论,啮合说认为摩擦是由于互相接触的物体表面粗糙不平产生的.两个物体接触挤压时,接触面上很多凹凸部分就相互啮合.如果一个物体沿接触面滑动,两个接触面的凸起部分相碰撞,产生断裂、摩损,就形成了对运动的阻碍.
2.粘附说.这是继凹凸啮合说之后的一种关于摩擦本质的理论.最早由英国学者德萨左利厄斯于1734年提出,他认为两个表面抛得很光的金属,摩擦会增大,可以用两个物体的表面充分接触时它们的分子引力将增大来解释.
上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对摩擦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到上世纪中期,诞生了新的摩擦粘附论.
新的摩擦粘附论认为,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无论做得多么光滑,从原子尺度看还是粗糙的,有许多微小的凸起,把这样的两个表面放在一起,微凸起的顶部发生接触,微凸起之外的部分接触面间有10-8 m或更大的间隙.这样,接触的微凸起的顶部承受了接触面上的法向压力.如果这个压力很小,微凸起的顶部发生弹性形变;如果法向压力较大,超过某一数值(每个凸起上约千分之几牛顿),超过材料的弹性限度,微凸起的顶部便发生塑性形变,被压成平顶,这时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距离变小到分子(原子)引力发生作用的范围,于是,两个紧压着的接触面上产生了原子性粘合.这时要使两个彼比接触的表面发生相对滑动,必须对其中的一个表面施加一个切向力,来克服分子(原子)间的引力,剪断实际接触区生成的接点,这就产生了摩擦.
人们通过不断实验和分析计算,发现上述两种理论提出的机理都能产生摩擦,其中粘附理论提出的机理比啮合理论更普遍.但在不同的材料上,两种机理的表现有所偏向:对金属材料,产生的摩擦以粘附作用为主,而对木材,产生的摩擦以啮合作用为主.实际上,关于摩擦力的本质,目前尚未有定论,仍在深入探讨之中.
看了 动摩擦因数和静摩擦因数的区别...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李嘉诚说:“要成为领袖,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比竞争对手做得好一点。”下列有关竞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2020-04-06 …
关于动摩擦因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接触面间压力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B.两物体间滑动摩擦力越 2020-04-09 …
动摩擦因数和静摩擦因数的区别在物理竞赛中,常常出现静摩擦因数的说法,它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摩擦因数有什 2020-04-26 …
英语翻译市场营销中的产品竞争与观念竞争本文是在说明市场营销的产品竞争与观念竞争的基础之上,分析市场 2020-05-14 …
有关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项:A 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B 摩擦力不能使物体由静止运动起来C 自 2020-05-16 …
一道有关摩擦力的题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一定不做功B.一对静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必 2020-05-16 …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团结合作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小豪因此说:“竞争与合作是水火不相容的,我 2020-06-11 …
物体最大静摩擦与正压力是否有关?为什么!有点疑问!动摩擦和正压力有关,而静摩擦略大于动摩擦,可是书 2020-06-26 …
2、下面关于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2、下面关于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的说法,正确的有 2020-07-01 …
求一篇竞选班干部的演讲,跪谢!我用我的全部家产.新初一竞选班干部,要演讲.我想竞选英语课代表.不要 2020-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