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

题目详情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②,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所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③。彼游于物之内④,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⑤,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⑥,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⑦。可不大哀乎。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①糟啜醨:(b)),食。糟,酒渣。啜,饮。醨(l0),薄酒。②美恶之辨战乎中:分辨美善的意识总在内心斗争。③物有以盖之矣:那是因为物质利益蒙蔽了他。④彼游于物之内:指思想被高官厚禄、物质利益所束缚而不能超脱。⑤物非有大小也:这是作者官场失意后自我解脱的说法。来源于等生死、齐贵贱、无是非、无大小的说法。⑥眩乱反覆:眩,迷惑,眼花缭乱。反覆,变化无常。⑦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美好与邪恶观念交错产生,忧愁与欢乐的心情相互出现。

1.解释下列加粗词。

(1)苟有可观

(2)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

2.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假如、如果 (2)欲望

  2.乐观豁达,洒脱,厌恶世俗的争名夺利,清心寡欲,随遇而安。

  鉴赏要点: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多次遭贬,但是他仍然积极向上,保持着达观的心态,具有旷达的胸怀。正如他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本文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胸襟,厌恶世俗的争名夺利,甘愿清心寡欲的平常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