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
题目详情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乱于上,风坏于下,恐非国家之福也。”--范仲淹《奏上时务书》
“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因此,“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王安石全集》
材料二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1)依据材料一指出范仲淹和王安石有何共识?:二者推行改革时的中心措施是否围绕此共识?
(2)材料二中王安石、司马光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乱于上,风坏于下,恐非国家之福也。”--范仲淹《奏上时务书》
“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因此,“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王安石全集》
材料二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1)依据材料一指出范仲淹和王安石有何共识?:二者推行改革时的中心措施是否围绕此共识?
(2)材料二中王安石、司马光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和王安石均主张变法改革,尤其是要整饬吏治;但两者变法的中心举措并不相同即:庆历新政的中心是整顿吏治;王安石变法的中心是理财.(2)从材料二文字内容中可以看出王安石、司马光争...
看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修辞...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帮忙啦.是犯而不较还是犯而不校;不温不火还是不瘟不火;加官进爵还是加官晋爵;黄 2020-05-16 …
英语翻译不好意思,刚没打完,还有这两句,(君伐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长子。臣以此知君之非仁 2020-05-21 …
英语翻译景公有男子五人,所使傅之者,皆有车百乘着也,晏子为一焉.公召其傅曰:“勉之,将以而所傅为子 2020-06-07 …
16.用斜线(/)为下面短文断句。(限画9处)(4分)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 2020-06-17 …
英语翻译臣之愚,诚以为不然.窃观上世之君,不能奉其宗庙而劫杀于其臣者,皆不知术数者也.皇太子所读书 2020-06-21 …
加粗的三句怎么翻译?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 2020-07-02 …
翻译一下:文言文常患近已之好恶而不自知也败义以求生孟浪者约略撮之而贻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不君, 2020-11-0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 2020-11-08 …
“国政一公之臣民,其君不以为私。其择官治事,亦有阶级、资格,而所用必皆贤能,一与其臣民共之。……臣民 2020-11-2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日:“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