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
题目详情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乱于上,风坏于下,恐非国家之福也。”--范仲淹《奏上时务书》
“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因此,“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王安石全集》
材料二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1)依据材料一指出范仲淹和王安石有何共识?:二者推行改革时的中心措施是否围绕此共识?
(2)材料二中王安石、司马光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乱于上,风坏于下,恐非国家之福也。”--范仲淹《奏上时务书》
“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因此,“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王安石全集》
材料二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1)依据材料一指出范仲淹和王安石有何共识?:二者推行改革时的中心措施是否围绕此共识?
(2)材料二中王安石、司马光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和王安石均主张变法改革,尤其是要整饬吏治;但两者变法的中心举措并不相同即:庆历新政的中心是整顿吏治;王安石变法的中心是理财.(2)从材料二文字内容中可以看出王安石、司马光争...
看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修辞...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几个化学离子方程式,1.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铁溶液中(离)2.过量的二氧化硫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 2020-04-09 …
石灰水与澄清石灰水有什么不同澄清石灰水怎么制 2020-05-14 …
要反应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最好用氢氧化钠而不用澄清石灰水为什么?知道氢氧化钠溶解度大 但是为什么不用 2020-05-16 …
解释这两句诗句的意思说理之辞不可不修,若修之理而反以隐,则宁质毋华可也达意之辞不可不修,若修之而意 2020-06-05 …
测定土壤全氮,消煮后的溶液怎么煮都不澄清...最近在测土壤全氮含量怎么消煮都不待澄清的,消煮炉是老 2020-06-27 …
用葡萄酿制果酒的过程中,不能观察到的现象A.有酒精大量产生B.发酵液逐渐澄清可是我觉得B也不太对呀 2020-07-02 …
英语翻译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曰:“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颜斶趋进谏曰:“君乐治 2020-07-21 …
英语翻译1、目前不修改样品,在正式样品中会直接修正这个问题.2、等候你对上面问题的澄清3、我的解释请 2020-11-07 …
禅宗认为:最好的修行方式是A为修而修B不修之修C修而使得D修而不修 2020-12-15 …
能把二氧化碳氧气氮气区分开来的是A.燃着的木条B.澄清石灰水还有,氮气,和氧气不都不和澄清石灰水反应 2021-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