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 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
③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④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⑤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⑥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
⑦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
⑧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本文有删改)
(1)文章以___为顺序,说明了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演变过程。
(2)各个朝代的服饰有各自的审美意识追求。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
魏晋时期:个性解放 ①唐朝前期:___
②宋朝:___ ③明朝:___
(3)阅读③④两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③段中引用《晋记》相关内容,意在说明什么?
②第④段中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简要分析第⑦节画线句中加点字“绝不能”的表达效果。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 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
③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④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⑤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⑥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
⑦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
⑧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本文有删改)
(1)文章以___为顺序,说明了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演变过程。
(2)各个朝代的服饰有各自的审美意识追求。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
魏晋时期:个性解放 ①唐朝前期:___
②宋朝:___ ③明朝:___
(3)阅读③④两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③段中引用《晋记》相关内容,意在说明什么?
②第④段中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简要分析第⑦节画线句中加点字“绝不能”的表达效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说明的顺序.学生很容易区分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难度不大.但学生的语言表述可能出问题.文章以时间为顺序.
(2)阅读全文,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本文说明对象特征即可.色彩华丽开放(对美的大胆追求、追求时尚);淳朴淡雅;服饰华丽异常(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
(3)此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结合语境具体分析.①说明竹林七贤服饰审美对后人的影响之深.突出魏晋时期服饰审美追求自然,个性解放.②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说明唐代人追求时尚,追求服饰色彩华丽的审美意识.
(4)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及其特点.整体讲,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绝不能”语气坚决,不容置疑.突出强调清朝等级森严,黄色服饰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穿戴.
答案:
(1)时间.
(2)色彩华丽开放(对美的大胆追求、追求时尚);淳朴淡雅;服饰华丽异常(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
(3)①说明竹林七贤服饰审美对后人的影响之深.突出魏晋时期服饰审美追求自然,个性解放.
②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说明唐代人追求时尚,追求服饰色彩华丽的审美意识.
(4)“绝不能”语气坚决,不容置疑.突出强调清朝等级森严,黄色服饰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穿戴.
(2)阅读全文,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本文说明对象特征即可.色彩华丽开放(对美的大胆追求、追求时尚);淳朴淡雅;服饰华丽异常(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
(3)此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结合语境具体分析.①说明竹林七贤服饰审美对后人的影响之深.突出魏晋时期服饰审美追求自然,个性解放.②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说明唐代人追求时尚,追求服饰色彩华丽的审美意识.
(4)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及其特点.整体讲,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绝不能”语气坚决,不容置疑.突出强调清朝等级森严,黄色服饰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穿戴.
答案:
(1)时间.
(2)色彩华丽开放(对美的大胆追求、追求时尚);淳朴淡雅;服饰华丽异常(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
(3)①说明竹林七贤服饰审美对后人的影响之深.突出魏晋时期服饰审美追求自然,个性解放.
②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说明唐代人追求时尚,追求服饰色彩华丽的审美意识.
(4)“绝不能”语气坚决,不容置疑.突出强调清朝等级森严,黄色服饰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穿戴.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根据意思写出表示“看”的词语1.很快地看一下()2.注意看()3.向四周()4.从高处向远处看() 2020-04-07 …
“下车”“视事”“山陵崩”“乞骸骨”在文言文中意译“下车”“视事”“山陵崩”“乞骸骨”在文言文中意 2020-04-26 …
按要求写出表示看的词语.1、从上往下看:2、从下往上看:3、站在高处往远处看:4、注意力集中地看: 2020-05-13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两题。看叶罗与之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 2020-06-12 …
根据意思,填上有关“看”的词语.仔细地看()看书看报()亲眼看到()瞪着眼看()偷偷地看()注意地 2020-06-12 …
很快地看了一下()注意看()向四周看()从四周往远处看()从高处往下看()仔细的看()集中目光看( 2020-06-20 …
上阕中的看,下阕中的忆,有领起下文的作用.看字领起()忆字领起() 2020-07-08 …
生活中我们常常相信亲眼所见,但又常常为自己的眼睛所骗,魔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数学中请看下面这两个 2020-07-18 …
谁看过《绿山墙的安妮》帮忙看下这是什么意思,她的真诚毋庸置疑——她的每声语调中都充满了真诚.谁看过 2020-07-24 …
根据意思写出表示看的词语。1.很快的看一下。()2.注意看。()3.向四周看。()4.从高处向远处看 2020-12-06 …